上技校还是上大学 鱼与熊掌难取舍
2007-09-07

来源:新浪网—红网

 最近,题客调查网做了一项名为“蓝领、白领谁更辛苦?”的调查,2147名受调查者中,45.3%的人认为,上技校比上大学付出的辛苦和努力要少,40.9%的人认为技校毕业生更容易找到工作。调查还显示,41.5%的受调查者认为白领更有发展前景,30%的人认为蓝领更有发展前景,还有28.5%的人认为两者发展前景差不多。(据9月4日《中国青年报》)

  蓝领比白领好找工作,其实不是被调查者“认为”如此,而是一种现实情况。

    多年来,技术院校、中专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容易就业,而从本科或本科以上院校出来的所谓“白领”,却并不那么吃香,找工作比较难,以至出现“毕业即失业”的尴尬状况。

    至于两者的前途,命运和社会对蓝领、白领向来一视同仁,都是公平的,事在人为。个人的发展前景并不决定于是“蓝”还是“白”,而是决定于你的主观努力程度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有趣的是,从调查情况看,在被问到为什么蓝领比白领容易找工作时,很多人认为是由于蓝领“有一技之长”、“工作岗位多,需求量大”等。

    但是,在提到选择上技校的原因时,很大比例的人说是因为“技校学费低,家庭经济条件差”、“技校分数低,容易考”等。这些原因固然很实际,却未能触及问题的关键。

    选择未来求学方向和择业目标应考虑两大因素:智力发展特点和人才市场需求。

    对于一部分人或者说相当一部分人来说,更适合到工商企业、农林业等一线,从事技术性、操作性工作,从事这些方面的人占了人口的最大比例,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而从多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来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大量技能人才,技术院校、技校的毕业生的确成了“香饽饽”。

    那么,通过进技术院校学习,努力掌握一技之长,以便将来容易找到工作,对社会、对个人无疑都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上技校比上大学好找工作的不争事实,学生、家长和学校应该能够看得清楚,可为什么还是对技校不“感冒”而只钟情大学呢?

    说到底,还是一个观念问题,一个成才观、人才观问题。在人们看来,上大学仍然是人生的唯一出路,而技校乃“雕虫小技”,上也没出息。这完全是一个误解。

    通常,所谓“蓝领”是指体力劳动者,而“白领”是指脑力劳动者,这种区分本身就不甚科学。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两者已没有那么大的差别,也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许多工种和行业实际上是脑力和体力的集合与交叉。

    也就是说,“蓝领”也好,“白领”也罢,在通往成功、成才的道路上起点是一样的。再说,人才有类别与层次之分,科学家是人才,徐虎、李斌式的高技能工人同样是了不起的不可或缺的人才,他们都能为自己开辟一个美好的前程,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

  在就业上技校比大学吃香,也给我们的大学教育带来了启示和要求,那就是必须发挥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改变重课堂教学轻实际操作的传统做法,代之以强化实践环节,适时设置社会急需的专业,多多培养“适销对路”的社会需要的实用型技术人才,让上大学和上技校一样好找工作。

    这是大学改革的方向,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必须做出的选择。(作者:梁守泰)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