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如何靠教育赢得竞争力
2007-09-05

来源:证券之星—中国经济时报

    1999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荷兰总理访美期间,对众多媒体高调表示:“我们还在讨论‘第三条路’,荷兰已经成功了。”克林顿所说的“第三条路”是指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未来发展之路。

    克林顿的言论更像是一个“世纪预言”:1998年至今,荷兰已经凭借其“竞争力”连续多年列于全球前五位,“竞争力”优势延续至今。2007年8月间,本报记者赴荷兰考察学习,主题正是其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之一——教育。

    以人为本的教育大环境

    教育为一国提供人力资源,需要周密而长远的眼光规划、经营和执行,这是教育学家的通识。而从经济的角度来看,教育愈发达,国家人力资源愈丰富,国际竞争力就愈强大。

    荷兰国民普遍认同“初期教育”是人生成功、终身学习和工作的基础,重视教育的程度紧随健康和安全/犯罪之后,列为第三个重要课题。荷兰国民就学率相当高,居于欧洲前列,尤其20岁至24岁的国民。

    8月中旬,记者参与鹿特丹市若干社区小学(5至12岁)的交流活动时发现,学校较为注重人文精神和观念的培养,学生对生活本身的认知要过于学习,特别是荷兰学生对外部世界和全球化的关注让人印象深刻。

   “人文精神”也反映在教育体制、制度安排、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各个层面。记者认为,“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选择”应是此种精神的集中表现。

    荷兰教育体系可分为初级、中等、高等和职业教育四大部分。以适学年龄划分,中等教育是其教育体系的中心阶段。中等教育分为明显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公共科目,约1至2年;第二阶段经“分流”后分为普通高中或高级职业课程供学生选择。

   “分流”是荷兰中等教育的显著特色。学生在严格完成初等教育后(5至12岁),进入第一阶段中等教育,统一学习固定的核心课程,课程结束后进行“分流”。

    导引式(Guidance)是“分流”的主要方式。学生将参考统一的“导引测试(Guide test)”成绩和“导师(Coordinator)”建议,决定选读大学预备教育(VWO)、高级中学(HAVO)或初级预备职业中学(VMBO)课程。学生有受教育选择权。

    当然,导引测试成绩不达标者,就会被降级就读,否则很难取得学位,因为有严格的教育品质控制管理系统来把关。

    记者考察发现,荷兰学生可以选择转换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荷兰全部都是综合高中的形式,一所高中内同时提供好几种可供学生就读。在此体系下,学生都会依自己的能力选读课程,而不是一味追求“好学校”、“好课程”。而且,荷兰整个教育体系规划的升学渠道畅通且有弹性,学生只要有能力,选择任何一个课程最终都可以完成大学。这样,升学惟上的压力就被有效化解了。

    衔接社会的职业教育

    来自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调查报告显示,相比欧洲其他国家,荷兰在科教与经济领域“学习新技能的受雇者”比例最高,荷兰人往往通晓多国语言,有着优异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工作动机”。

    因此,荷兰鹿特丹商学院教授沙利文笑言,“荷兰的失业者常常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荷兰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首先来自于发达的职业教育。

    在荷兰,真正的职业教育应从中等职业教育(MBO)开始。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多由初级预备职业中学(VMBO)或高级中学(HAVO)毕业生升入,年龄主要是16至20岁。

    职业教育设计分为四个层次的训练和两种课程的学习。第一层次助手级训练,为期半年至1年;第二层次基础职业训练,为期2至3年;第三层次专业训练,为期2至4年;第四层次中级管理训练,为期3至4年,或专家训练,为期1至2年。第一、二层次对所有学生开放,第三、四层次则需要经过专门的认证程序。

    每一层次都设有两种课程:职业导向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职业导向课程相当于学徒训练制度,课程中至少有60%的实务训练;职业教育课程则依学习进度不断调整实务训练的比例,由20%至60%不等。

    职业教育的实务训练全部由相关企业、产业的实务专家指导学习,与社会经济生活实践衔接紧密。同时,荷兰职业教育的认证符合欧洲统一职业分类,有助于跨国认证,提升了劳动力的流动性、国际性和专业性。

    中等职业教育的四个层次都有相应的认证证书,使得职业教育的学生的品质因标准统一、严格而在企业和产业内获得认可——职业认证的价值性颇值得“文凭满天飞”的国内职业教育体系借鉴。

    由于职业教育可以安全又快速地获得工作资格,甚至吸引了部分高级普通教育(HAVO)和大学预备教育(VWO)的学生就读。

    记者考察期间感受最深的是,荷兰职业教育的就读管道宽泛,可以水平式移动。荷兰学生中等教育第一阶段结束后,可以继续就读中等职业教育(MBO),也可以转换体制就读大学。就读职业教育体系的学生,如果毕业后向转读一般大学或专业大学,可以水平移动。

    教育的国际化路径

    荷兰人自嘲其为“列强环绕”:这个位于西欧的莞尔小国,西滨北海,南有比利时,东为德国,国土面积四万一千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两千万。但是,以贸易立国、以竞争力立国的荷兰却在教育国际化路径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借助欧盟内部有关教育资格互相承认的协议,荷兰致力于教育界学生、职员以及毕业生的国际间流动,提供国际化导向的课程,并且与各国的教育机构建立战略合作性关系,以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在国际教育市场上高度发达的“知识中心”。

    在高等教育阶段,荷兰专门提供为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提供了阶段性训练课程。国际性课程主要由专门的国际教育学院提供,课程范围广泛,教学语言为英语。在成人与职业教育(adult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阶段,推广社区多样化学校(community multi-service school)、学习与实践“合并”等措施,吸引了各国留学生。

    记者访荷期间,曾参加社区多样化学校的课程。在这样的课程上,有专门的政府工作人员向外国留学生讲解欧洲的居留和工作许可政策,并针对性地提供充足的咨询和适当的协助帮助留学生在欧洲实现就业。这是荷兰国际化教育的显著特色。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