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跳舞不等于素质教育
2007-09-04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潘文新先生新近撰文《素质教育迷失在哪里》,透过中国素质教育“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表象,揭示出当前教育改革由于“责任的泛化和虚化”,以及各职能部门及具体实施者执著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造成了“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全局性主体迷失”,致使素质教育成了看上去很美,却少有人问津的现实。

    在我看来,素质教育实施的艰难,除了潘先生分析的种种原因之外,更在于它在绝大多数人心目中,终不过是一句美丽而虚幻的口号而已。

    撇开那些惯于在象牙塔中作各种精心策划和美妙设计、善于制造概念与设置定义的学者专家,不妨问一问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力军的广大一线教师,他们中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正因为对其一知半解甚至懵懂无知,遂使得素质教育最终成了“人人口中有,人人心中无”的空洞口号。

    去年暑期,部分省市在中小学推行了“朝九晚五”的作息制度。于是各大媒体齐声赞誉,认为此乃推进素质教育的得力举措。

    原来推行素质教育是如此的简单,只须缩短学生的在校时间就行。

    因为应试教育是以无端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无节制地耗费学生时间为特征的,所以反其道而行之,缩短学生学习时间、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便理所当然地成了素质教育了。

    按此思路,学生无须到校上课,学习上零负担岂不是达到了素质教育的极致!

    有这么一所学校,原本身无长物成绩平平,但自打开展起“艺术教育”并在省市中小学生歌舞、体操比赛中夺得几项大奖后,便一下子声名鹊起,一份国家级教育报纸也以“素质教育绽奇葩”为题对此作了报道,这所学校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遐迩闻名的“素质教育楷模”。

    实施“素质教育”而至于“楷模”,其推导公式便是:素质教育等于“传统教育”加“唱歌跳舞”。

    依此逻辑,检测一个人是否高素质,只要数一数他的艺术细胞便知。这样,我们要寻觅高素质人才也就方便得多了,只须直奔文艺团体歌厅舞厅就行。

    话再说回来,缩短学生在校时间、教学生绘画歌舞,毕竟是有益于学生身心的好事,往素质教育上联系,并未辱没了素质教育的令名。

    偏偏一些应试教育上的失败者,竟能将自己无法承担的“黑锅”也转嫁给了“素质教育”来背。

    有这么一个地方,前些年高考成绩出现滑坡,主管教育的领导在总结教训时,一口咬定这是素质教育惹的祸。因为“素质”的“教育”是一个渐进而漫长的过程,高考成绩上一时的不如意,自然也就是一件难以避免的事了。

    但是否就可以据此推出它的“逆命题”:凡是考试成绩出现不如意,就是因为开展了素质教育呢?

    素质教育的外延广泛涵盖面广,恰恰暴露了人们对素质教育理解上的浅表化与功利性。

    即便是自上而下声势浩大被称为“中国素质教育的扛鼎之作”的“新课程改革”,说实话也仅仅属于一个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在多数人眼中,不过就是换了套教材而已,似乎一时难以撼动应试教育的根基。

    如果你以为素质教育在这类小修小补中就可以悄然而至,要么是你头脑中仍残存着“大跃进”式的思维,要么就是你太看轻各种习惯势力和固有模式的阻力了。(王淦生)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