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orth.com.cn 2007-08-31 13:59
下周,天津市中小学将正式开学。开学前,学习用品过度消费的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使得开学经济红红火火。教育专家担忧,学习用品过度消费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成为学生互相攀比的新内容。本来义务教育阶段减免了学杂费,但开学消费却又成为普通家庭新的难题。
家住和平区的王先生向记者讲述,他刚上五年级的儿子在新学期前要求买全新的文具,从书包到学习机,全部要换新的,原因是班里其他同学都换了,他也必须换。王先生无奈地说,现在虽然学费免了,可新学期用于购买学习用具的开销却逐渐增加,他为了给孩子“换装备”,花了近千元。据记者调查,像王先生这样的家长并不是少数,部分家长为孩子花费甚至上万元,购置的物品小到文具盒、书包等学习用具和教辅书,大到电子辞典、复读机以及手机、电脑等。
针对这种现象,教育专家周梅指出:家长对于孩子过分的消费要求不应一味迁就,即使家庭的经济实力允许也不应该过分纵容孩子的虚荣心,追求奢华和攀比之风不利于孩子成长。家长应该因势利导,教育孩子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以前的学习用具只要还能使用,完全没必要买新的。
“开学综合征”困扰孩子
开学临近,学生们马上就要告别轻松自由的暑期生活。记者采访中发现,不少学生对即将面临的新学期有很强的恐惧感,心理上和生理上表现出诸多不适。
近日,记者从市内几家医院心理咨询门诊了解到,最近前来咨询的学生大大增加。一般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焦虑、失眠,甚至出现发烧、腹痛等生理不适。特别是刚升入新一学习阶段的初一、高一新生,由于面临新的环境,出现“开学综合征”的比例更高。刚升入高一的学生小李告诉记者,升学考试6月份就结束了,这个暑假比往年要长,再加上考完试后,没有什么作业,因此暑假里玩儿得特别畅快。而现在就要开学了,小李开始心里发慌,一方面是觉得轻松快乐的日子将要结束了,一方面是担心暑假荒废学业,升入新学期后学习跟不上。
多年从事学生心理研究的高级教师金雯指出,中小学生出现不同程度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不强所致。程度比较轻的,在开学后会慢慢消失,但有些程度比较重的,如解决不好,会在新学期开始后影响正常学习。对此,家长应在开学前更关心孩子,多与孩子沟通谈心。家长还可和孩子一起准备学习用品,让孩子尽早感受到开学的氛围。同时,学生的自我调节也很重要,调整饮食,适当锻炼身体,减少玩耍的时间,多温习功课,为新学期的开始做好充分准备。
四招帮你适应学习生活
记者采访了多位一线中小学教师,新学期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属于开学过渡期,学生一般需要半个月左右来调整身心。学生提前做一些必要的准备,能够缩短开学过渡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据了解,每年开学后都有不少中小学生不能顺利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有的开学后还沉溺在暑假的放松状态,作息时间、心理习惯等不能及时回归正常;有的新生面对新同学、新环境、新老师,感到孤独和失落。43中学高级教师康宁建议,可以采取四种方法缩短开学过渡期:首先,提前了解新学期的学习内容,这对新生尤为重要,领到课本后可以翻看一遍,对新学期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大概的轮廓;其次,开学前可以向高一年级的同学请教,询问他们当时出现过的问题,向他们讨教学习经验;第三,重视学校在开学前组织的开学教育,一般每个学校都会在开学前针对以前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要认真对待,不要以为是老生常谈,浪费时间;第四,应加强与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
稿源: 北方网-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