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校不得直接从事任何形式的经营和投资
2007-08-30

来源:淄博信息港

资料图片: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 来源:中国网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昨天(8月29日)强调,高校不得从事股票投资和其他风险性债券投资。
此前天津大学原校长单平因违规炒股造成3750万元的损失,随后被罢免全国人大代表资格。

    吴启迪表示,高校不得再以事业单位法人身份直接投资办企业,也不得以国家财政拨款、基本建设经费、学生学费等各项预算经费作为对企业出资。

    吴启迪强调了高校必须遵守的一些底线:高校所属内设机构,一律不得直接对外开展任何形式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不得从事或组织教职工集资活动,不得引导教职工参与投资性集资活动。(记者 郭少峰)

    教育部要求规范高校和高校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

    记者11月16日从教育部获悉,针对高校产业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育部要求,全国高校必须规范高校和高校企业的投资经营活动,确保2007年上半年以前,全国高校基本完成产业规范化建设任务。  

    教育部部长周济表示,我国高校通过创办科技产业、转化科技成果,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矛盾和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规范和解决,势必影响高校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高校的稳定。    

    不久前,教育部要求,部属高校领导离职前,必须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作为交接内容,这或许可以成为防范高校腐败的良好开端。

    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及时针对高校运行机制存在的漏洞,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制度和机制。这包括:在高校中推行校务公开、民主决策,对某些环节过于集中的权力进行分解,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和规矩。

    审计、纪检、检察等部门应对高校领导和实权部门负责人加强动态监督。    高校这样的曾经有“象牙塔”美誉的一方净土,也开始沦为职务犯罪新的高发区,这再次证实一个朴素而深刻的公理:任何不受制约的权力都可能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高等学府也不例外。

    并且,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使命的高校的职务犯罪其社会效应更为可怕,容易导致社会对高校形象的信任危机,对反腐败的信任危机,更容易对千千万万的高校学子产生消极的恶劣影响。      

    那么,该如何有效地防范和治理高校职务犯罪现象?

    笔者认为,“依法治校”是防范和治理高校职务犯罪现象关键。

    首先高校自身要健全和完善招生录取、科研培训、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等方面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起防范“好人变坏”的机制。

    其次,既然如今的高校已经是一个巨大的经济活动主体,那么审计、纪检监察和检察部门就有必要将高校作为职务犯罪的重点监管对象,特别是对高校领导及其行政管理和后勤人员要重点监管,而不是等出了大问题后再亡羊补牢。

    高校百亿债务危机因何而举

    中国的高校似乎有钱得很,自上而下一应地富丽堂皇;中国的高校又似乎穷困得紧,贷款总额的数字接近天文。

    8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说:一份题为《高校负债问题的专题研究》的课题由北大教育经济研究所完成,扩招后高校举债的发展成因和危机根源再次被关注。

    研究认为,不能把高校举债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扩招。   

    2003年前后,国内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一批新升本科院校。与"升本"前相比,这些院校师生人数、基础设施规模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随之而来的负债风险也在累积。

    2008年后,很多新升本科院校都面临着平衡收支、消赤减债的较大压力。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靠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毫不客气地讲,中国的高等教育,到了为虚假繁荣买单的时候了。    

    在此前全国两会上,高校债务危机已经成为人大代表关注的热点。中国社科院一份调查显示,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2000亿元。

    有关专家认为:“按照严格的财务核算制度,一些高校其实已经破产。”专家的话音未落,吉林大学即自曝债务,把自己推到了风暴中心。

    据称,吉大财务困境从2005年开始逐步显现,每年需支付银行利息高达1.5亿至1.7亿元,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