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财经网
再过几天,各中小学又将迎来新的学年。学生的安全出行问题是个全社会都关注的问题。近日,从公安部交管局传来一则好消息:从9月1日起,我国将实施新的校车强制标准,不符合新标准的校车将一律不准运行。
近些年来,因车况、超载等原因,屡见运载学生的车辆发生恶性交通事故于报端。如2006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双城市发生一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8名小学生当场死亡,39人受伤。
党中央对学生的安全出行问题高度重视,各级政府也在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为此,有些地方通过整合城乡的公共交通资源,调整部分公交车接送学生。
张家港市实施了“校车公交化运作”项目,确定了214条学生公交路线,由市交通局与市财政局共同出资1500万元购置了59辆新车,同时面向社会招聘80名驾驶技术过硬、安全意识强的专职驾驶员。
乘车学生每学期负担220元,城乡低保户和边缘低保户的子女则免费乘车。经费不足部分由政府分级“买单”来弥补:市管学校由市财政全额补贴;镇管公办学校由市、镇两级财政各补贴50%;而对于民工子弟学校,则采取市财政补贴50%、镇财政补贴30%、学校补贴20%。
此外,有些地区也在试点“校车公司式”运营模式,但因种种原因没能真正推开。
说起校车,不能不提一提美国的校车。
在美国公立学校,校车是作为学生接受基本教育的设施之一,是免费乘坐的。每天清晨和傍晚,橙黄色的车身上写着SchoolBus的大型巴士穿梭于街头巷尾,人们见到它们都要避让,它们就是美国专门接送学生的校车。
美国的校车并不是学校自己配备的,而是由校车公司按学区统一调度和管理,承担各个学校的接送任务。
校车的利用非常科学、高效,按照学生在校时间分批次接送,一般先接中学生,后接小学生;先送小学生,后送中学生。
按照美国的交通法规,路上遇到校车,所有车辆和行人必须让道,校车不必鸣笛,只需亮起左方向灯,前后的车辆就会戛然停下,让校车先行。校车上的黄色闪光灯和红色停车牌,就如同马路上的红绿灯,所有的驾车人都必须听从它的指挥。
据了解,在美国,从专门校车生产企业到校车维修公司,已经形成了一个年产值达150亿美元的校车产业。
当然,好的制度还需要落到实处。
有专家认为,从9月1日起我国实施新的校车强制标准有些无法操作,如规定专用校车均须设置安全带,而目前我国还没有专用的校车。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一,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安全出行问题,笔者认为,应借鉴美国的做法,把校车作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设施之一,由政府“买单”,成立校车公司,从专业制造企业那里采购质量好的专用校车,供学生免费乘坐。
其实,张家港市的做法已经是政府在“买单”了,但这个单怎么买,怎么让它发挥出真正的作用,也是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