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空中大课堂”
2007-08-05

“积极探索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单位、多部门共建终端接收站点的新路子、新模式,加快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步伐。”这是中组部对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要求。

缙云县在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深刻领会精神,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创造出“仙都模式”,这一模式内涵,就是将笋川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仙都小学的农村学校信息化合并建设,探索出一条“一网多用”、“一点多用”、“一室多用”的特色之路。

从2006年6月开始试点,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仙都模式”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可喜的成效,使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与农村学校信息化结合起来,与提高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和党支部战斗力结合起来,与提高农民生产技术,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结合起来,最终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结合起来,创造出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师生:远程教育给我们搭建了广阔的信息技术平台

信息闭塞,是农村学校遇到的一个瓶颈问题。

随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展开,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终于打开了封闭的山门,架起了山里老师、山里娃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天桥”,同一片蓝天下,广大教师凭借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大胆进行打破单一教学模式的尝试,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使山里的孩子能够与大城市的孩子一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仙都中心小学校长陈伟说,以前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教案满堂灌,现在不同了,现代远程教育让教师和学生尽享先进的教学资源,真是帮了教师,乐了学生,活了课堂。

远教平台对教学的帮助,仙都小学胡伟标老师深有体会,以前品德教育课,教学的内容只能是按课文讲,形式单一,现在有了远教网以后,上完有关焦裕禄的课后,就在远教网上找到关于焦裕禄的影片,然后组织学生收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最喜欢远教平台的,无疑是学校里的小学生们。有了现代远程教育这个新的支撑点,这里的小学生上课与以前就大不一样了:语文课堂上,教师用资料片将学生带到优美的意境中;数学课堂上,教师用课件将一个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变得具体易懂;音乐、美术课上,他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欣赏优美的音乐和高品位的美术作品。

现代远程教育不仅使知识面狭窄的农村学生看到了外面广阔的世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使他们的学习方式有了全新的转变,还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仙都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住校生430多名。让站点成为校园影院,每周三晚上把移动多媒体搬到操场上,为学生播放省远程教育平台“远教影院”的电影,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农民:远程教育给了我们一把致富的金钥匙

以仙都小学为载体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基地的建立,更是帮助小学所在地笋川村农民提高了生产技能,掌握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金钥匙”。

如今,在笋川村,每周到小学远程教育点上培训课,成为村民的一个习惯。学校为了满足群众的需求,还经常利用学生家长会、双休日给广大农民及时传播实用技术,让各种实用技术和经济信息传遍千家万户。

笋川村位于著名的仙都旅游风景区,“农家乐”是笋川村的特色产业。远程教育站点建立后,对“农家乐”产业的发展促进无疑是最大的。

远程教育站点建立后,专门开设了文明礼仪班,特别邀请了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对学员作了为期7天有关文明礼仪方面的培训,每次上完课后又分小组讨论、演练,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为提升“农家乐”的档次奠定良好的基础。据介绍,在远程教育站点建立之前,该村“农家乐”只有8家,接待不注重礼仪,经营方式单一,品位档次较低,产值只有50万元。自从建立远程教育站点,组建了“农家乐”培训班,建立了协会,通过各种培训,接待礼仪讲究了,经营特色化、多样化了,越来越受游客欢迎,“农家乐”产业迅速发展,到2007年上半年止,已经达到30家,预计全年产值达420万元。

党员干部:远程教育是我们执政为民的好帮手

农村党员干部是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其综合素质和思想境界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不仅在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上发挥了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依托教育系统的远程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这是笋川村党支部书记刘伟勇的体会。

远教平台建立后,该村党支部规定,全体党员每月集中学习2次以上,每月的第一和第三周周六为集中学习日。同时建立考勤制度,党员每次学习必须签到,由各支部组织委员汇总,将到课率列为年终民主评议党员的一项主要内容。

村党支部共有53名党员,自远程教育设备投入运行以来,村党支部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对全村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使他们进一步坚定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提高党员干部素质。同时农村党员干部与城里人同步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使他们的观念得到及时更新。

远教平台建立后,该村党支部战斗力明显得到了加强。今年5月,仙都小学扩建需要村里的山和田,其中涉及到村里五十多座坟墓。坟墓迁移在农村是个老大难问题,按以往的工作进度需要花半年以上时间。但是随着农村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经过村党员干部细致的思想工作,只用了五天时间就将坟墓全部迁出。有个八十多岁的徐仙娇老人还主动过来报名要求移迁其祖坟。

学生喜欢上学了,党员干部素质提高了,农民增产增收了。“一网多用”,让师生不断长知识,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这是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工程合并建设后所带来的深刻变化。

随着“仙都模式”的推广,相信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一定会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来源:丽水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