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育]谨防招生诈骗 切勿上当受骗
2007-08-04

来源:新华网-教育部网站

教育部:密切注意招生诈骗新动态 切勿受骗上当

资料图片

    近日,海口警方侦破了一起发生在去年的特大高校招生诈骗案,犯罪分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该诈骗团伙采取伪造高校公函、印章,谎称搞到内部指标,冒充招生人员等诈骗方式,特别是雇佣电脑黑客利用高科技手段篡改高校在网上公示的招生名单,骗取学生信任。案件涉及全国近20个省市的上千名考生,被骗考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没有一人办成入学。

    海口特大招生诈骗案,是一起集高智商、高科技、多种犯罪手段于一体的诈骗案件,反映出社会不法分子从事招生诈骗的新动向和新特点。

    教育部就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要注意防范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篡改网上信息制造考生被录取的假象,不要盲目轻信,避免个人和家庭在经济、精神等方面蒙受损失。

    教育部再次郑重提醒,广大考生要依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公布的录取分数线,对自己应该上什么层次的高校做出适当判断,不要寄望于分不够交钱或找所谓中介帮助就能上学。

    网上查询录取信息只是一种让考生快捷、方便了解自己录取结果的辅助手段,是招生部门和高校提供的一种服务方式。最终的录取结果仍要以省级招生部门向高校寄送的录取考生名册和高校据此向考生寄送的正式录取通知书为准。

望子成龙骗子巧钻空 教您甄别招生诈骗伎俩

    20省市上千考生被骗 海口特大招生诈骗案始末

     集高智商、高科技、多种犯罪手段于一体   


被伪造的录取通知书 (海口市公安局 供图)

    8月2日下午,海口市公安局公开了一起全国罕见的特大招生诈骗案件。

    海口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侯亨浪介绍说,这起特大招生诈骗案件涉及全国多所高校,涉及高考低分、落榜生上千名,遍布全国20个省市,涉案金额上千万元。受骗人数之多,涉及范围之广,手段之恶劣,涉案金额之大,让人触目惊心。    >>>详细

    高考过后招生诈骗进高发期 低分高录多为谎言

    6月11日,一名高考生家长的手机收到一条“警方提示”短信。高考结束后,江苏海安公安局通过警民互动短信平台,每日发送一条有关“招生诈骗”方面的防范信息,提醒考生及家长谨慎选择就读高校。 中新社发 史荣林 摄

    高考过后是招生诈骗高发期。今日,湖北省教育厅和武汉市公安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揭露高考招生诈骗行为,提醒家长和考生谨防上当受骗。    >>>详细

   “内部指标”是招生诈骗惯用招术  

    热点辣评:为什么高考招生骗子那么多

    但是,我们是否也应该思考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高考招生骗子那么多?

    在刚刚恢复高考的时候,玷污高考招生的传闻很少。而现在高考招生骗子多,是伴随着“高招腐败”产生的社会怪胎。换句话说,现在高考招生骗子多,恰恰反映了现在高考招生中存在诸多问题。

    从揭露出来的“高招腐败”现象看,可谓五花八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