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青年报
教育部部长周济:高等教育确实存在严重问题
“我们都是当父母的,这些批评都能理解,其实我所了解到的问题比被批评的多得多。”
——教育部部长周济称,中国有一些高校的教学质量确实存在严重问题,并承认,高校扩招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也为此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作为中国大学金字塔塔尖的一些重点高校,到处抢状元,说白了,与教育关系不大,更多是在争口闲气,借以维护自家学界‘老大’的地位。”
——高考后,几大名校展开状元争夺战,甚至上门游说,开出承诺奖学金、减免学费、专业任选等优惠条件。学者张鸣评价,抢高考状元只不过是学校想争一个脸面罢了。
“我从小就梦想上清华,上高中读的是最好学校的尖子班,都称‘清华北大班’,都是奔北大清华去,如果自己不上这两所学校,感觉今后起点就低了。”
——重庆15个第一志愿落榜的高分考生拒绝调配到其他重点院校,非北大清华不读。其中一名只填了“清华大学”一个志愿的考生称,不给自己留退路,选择复读就是要尽力再拼一次。
“你要没收玩具,我就叫园长开除你!”
——武汉某幼儿园一个5岁幼童在遭到老师批评时竟出语威胁。专家分析,父母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孩子身上,使得孩子自我意识太强。
“其中一门课实在太枯燥,我基本上每堂课都在睡觉,惟一的选择只是在教室里睡还是在宿舍里睡。”
——李开复先生回忆其大学生活时透露,自己也曾在课堂上睡觉,因为他对当时学的法律课程不感兴趣。
“现在的学生真是没办法管,连碰都不能碰。”
——南京某中学教师“事出有因”打了学生一巴掌,医院诊断学生无恙,但该老师仍在家长的要求下赔了2000元。一些老师感慨面对问题学生时不知如何是好,有校长呼吁教育部门出台针对学生的有效的惩戒措施。
“教育部和北大招办协调,要求增加名额,收录黄文帝。这是违背教育部自己的规定的。”
——重庆高考文科状元黄文帝因为接受了清华大学的游说而转投这所在重庆没有招生计划的名校,差点无学可上,最后经教育部“特别协调”才被北京大学“补录”。对于这样的结果,负责重庆招生的北大教师王邦维表示不满,认为规则制订出来,每个人都必须遵守。
“一个班有三分之一都是少数民族,还有三分之一是文体特长生,剩下的三分之一还有三好生、现役军人子女等等,没有加分的学生只有那么几个。”
——北京市中考前后,很多家长对加分存在质疑,因为加分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虽然学校对加分审核很严格,但还是有家长在这上面动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