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就业现实?
2007-07-23
  截止2007年6月底,国家人事部调查数据显示,今年面临毕业的本科生近500万,而全国各个岗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不到170万,因此今年将有七成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状况。

  不过大学生虽欲哭无泪,但各大用人单位面对如此多挑选余地,还是有着一肚子的抱怨。某外企资深人力资源总监满怀感慨地说:我们用人单位明明想要‘包子’,可是学校偏偏给我们的都是‘馒头’个头不仅一样大,里面还没有真才实料,实在是无奈。

  业界教育人士认为,那些真正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是企业趋之若鹜的渴望。但现在大多数毕业生只有张毕业文凭,没有专业的实践知识,还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高学历并不能代表高水平在企业中已达成共识,能把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这才是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三国时期著名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最典型的事例。

  遗憾的是,现今国家的政策是教育大跃进,学校教育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书本上的知识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重理论轻实践、课程安排随意、考试甚至划定出题范围……学生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成长自然毫无压力可言。读书时打游戏、逃课、醉生梦死,毕业找工作时自然面面相觑、垂头丧气。

  值得庆幸的是,这其中也不乏有部分学生觉醒了,从大一开始便穿梭于各个打工课外实习项目中去,努力使自己的理论知识能够得到实际应用。北京外国语大学大一学生李栋就表示,自己经常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一般都是通过网络等方式找寻符合自己学科和专业的社会临时工作,让自己早早介入社会,了解社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再根据这些需要回到学校充实自己。今年7月,有家叫‘任务中国’的网络创意劳务平台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学生暑期实习活动’,联合了包括百度、TOM、目标软件、米高这些对我来说传说中的企业发布实习任务,我决定马上报名参加,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为以后发展打好基础。另外,寒假我还将托熟人去联想进行实习,以多家名企的实习经历为自己增加就业砝码。

  实习生的最大问题是眼高手低,出现这种情况企业也难辞其咎。大学生年轻、可塑性强、富有创新意识,这些都符合企业成长与竞争的需求。他们虽然在工作技能方面还有欠缺,但这个缺口的弥补不该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义务。企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举办实习生活动以实现这种社会义务,是责无旁贷的。只有像李想这样敢于争取机会的学生和像任务中国这样担负起社会责任的企业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来源:千龙教育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