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新闻 2007.07.18 来源:山西日报
很多中职学校每年将招生工作列为重中之重,不惜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却收效甚微。招生难、招不满,一直是近几年许多职业学校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而位于我省晋中腹地的山西省交通高级技工学校,近三年来设置招生门槛、采取考试形式择优录取,却出现了生源爆满的良好局面。
特别是2005年学校被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增挂“山西交通技师学院”的牌子后,学校的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目前,正在准备扩建校区。是什么原因使这个深处小县城的职业学校倍受学生、家长青睐呢?其教育教学模式对其他职业学校有何启示?
第一卖点:以学生为关注焦点
前不久,校长张文才到上海考察了部分毕业生就业情况。目前该校有近600名学生在上海就业。当张校长看望上海某合资企业就业的学生时得知:去年该企业从全国各地职业学校招收了若干名预备工,其中,只有山西省交通高级技校的学生最能吃苦,最能专研,在众多预备工中脱颖而出,企业对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大加赞赏,7名学生全部被企业正式聘用,一名女生还晋升为班组长。
自卑是职业学校学生的普遍心理,而从省交通高级技校毕业的学生却自信满满。入学伊始学校就注重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和自信心的培养。积极倡导学生“规范行为、从我做起”,激励学生“相信自己、永不放弃”,这两句口号赫然印在教学大楼和学生公寓内,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没有不成器的学生,只有不成功的教育”,“不言学生差、积极想办法”等教育服务理念,时刻提醒着教师关注学生成长、尊重学生人格,教书先育人。“技高为师、德高为范”,“工人为大、劳动光荣”等理念的灌输为技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明了方向。
学校坚持“育人德为先”,关注学生心灵,针对学生思想实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成立了在高校中都鲜见的学生心理咨询室,针对学生心理疑难、心理困惑,随时进行咨询解答,为学生营造了健康的精神家园。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文化基础薄弱又缺乏刻苦精神,渴望一技之长又不知如何下手,思维灵敏活跃又常常自信心不足,乐于接受实训课教学但厌倦理论学习,有时甚至产生敌对情绪等等。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交通高级技校教育学生“做事先做人”,注重从形为、品格上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修养水平。学校采取并不断完善半军事化管理模式,聘请了两名军事教官,从学生早操、课间列队报告制度入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调整,改变学生懒散的陋习,在军训中逐渐树立他们的自信和尊严。学校每学期组织军训会操,去年9月,交通厅有关领导观看学生军训会操表演时,同学们威武的军姿、整齐的步伐、嘹亮的口号,昂扬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