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孩子的终身保姆?
2007-07-16


百灵网  2007-7-16


 
  “也可以说是有点溺爱吧,但不觉得过分,她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我真的不放心她一个人住,经济上有多大损失就顾不得想了。”郑州的一项调查显示,毕业一年后的大学生中没找到工作的占三成,仅52.1%的被调查者自食其力。

  一些家长之所以对子女不放心,无非是基于“孩子长不大”的考虑。考试时陪考,求学时陪读,毕业后陪住,我们不禁疑惑,一路“陪”下去的代价会是什么?遗憾的是,我们的家长没有抱有足够的警惕,对孩子的这些不良习气,缺少应有的规范和引导,把孩子给惯“废”了。我们可以设想,长此以往,当父母老去的时候,孩子失去了父母的庇护,会出现怎样一种景象。毕竟,我们的父母不能总是陪伴在孩子身边。退一步讲,即便是真心为孩子好,父母也大可不必刻意营造“温室”并提供“星级服务”。可以说,正是父母无限制的庇护,给了孩子长不大的理由,甚至剥夺了孩子独立自主的权利,以及独自生活的勇气。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一切围着智能转,视上重点、读名牌、成大业为头等重要,却忽略了最基本的独立意识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没有人怀疑,父母的爱是最博大、最无私的,他们把所有的真爱、所有的情感都灌注给了儿女,而丝毫不顾及自身的辛劳和艰辛。但需要指出的是,有些爱本身却是一种伤害。鲁迅早于80多年前就在《我们现在怎样做家长》一文中,就对家长本位的封建家长制予以了不留情面的理性批判,并主张大人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和独立人格,强烈反对凡事由家长包揽的育人方法。如今的家长却是过之而无不及。“啃老族”的层出不穷,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凄凉和无奈,更需要深刻的反思。家长应该从小有意识地给孩子适当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体验当家的不容易,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树立一定的理财意识。

  作为时代骄子的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迈向社会之时,也许,尚没有条件和能力报答父母,但在生活问题上保持起码的独立以减轻父母的压力和负担,却是必要的,也是力所能及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