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新出路 落榜生里筛人才
2007-07-11

2007-07-11 中国青年报
 
 
  近日,随着高考录取分数的公布,考生们开始决定未来的走向。今年我国普通高校计划招生567万人,较去年增加了27万,但仍有440万考生面临落榜。对于落榜生,从学校到社会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一次考试的失败是不应该限制他们未来发展的,谁能肯定这些人中没有“隐形人才”呢? 国家对此推荐了其他出路,其中自学考试颇受亲睐,为落榜生们提供了又一轮机会,这些隐形人才通过国家认可的途径完全可以取得文凭并掌握技能,传统意识上的高考一条路将不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

  自学考试+民办高校≠短线自考

  今年咨询过西安欧亚学院的考生可能会知道一个新名词--“非常2+2”。这是该学院推出的一个新型教学项目,其将自学考试和民办高校的优势互补,旨在为分数不理想的学子提供新的出路。自学考试+民办高校?猛一听,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定点应用型自学考试,即短线自考。其实不然,这种新型办学模式与短线自考有本质的区别:“非常2+2”除提供自考的教学辅导外,学生的学籍管理、考试时间、考试及命题方式等环节几乎全按照长线自考的要求进行,可以说是一种“全日制”的长线自考模式。

  “在对自学考试十几年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和企业更青睐长线自考。”西安欧亚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刘敏指出,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长线自考是由全国考委和省自考委联合出题进行统考的;其次,长线自考难度大、管理严。这提升了长线自考的含金量,但也直接影响着考试的通过率。为了提高通过率,全国自考办从2001年起对自考实行“提速”,由原来一年两次变为一年四次。“非常2+2”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为适应考试计划的改革,“非常2+2”将传统专科三年的自考课程精炼成两年。对此,曾有人表示质疑:三年都通不过的课程压缩到两年能通过吗?“为与国家考试完全同步,我们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删减了很多与自考联系不紧密的课而全力以赴自考。就像是一个目标明确的选手和一个四处乱逛的游客比赛,虽然游客早早出发,但最先到达的很可能是选手。”刘敏幽默地解释,“其实项目最大的受益者还是学生,原来一刀切的三年制让很多学有余力的学生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非常2+2‘的课程改革能让他们尽快获得自考文凭,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个性化教育不仅是自主选择

  “文凭只是基础,我们不仅要让他们获得就业敲门砖,还要告诉每个学生敲门后要干什么,怎么干。”这也是“非常2+2”的特色之处--提供个性化教育:学生在两年内修完并通过国家自考专科考试后,可申请全额奖学金攻读本科或证书课程,也可申请毕业;没有通过考试者,可在重修、清考后,继续深造、提升技能或申请毕业。

  从表面上看,学生只是增加了对专业发展的选择权,可事实并非如此。首先,从经济角度来讲,这种个性化教育能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配置。“我们了解到,很多学生放弃上学都是因为学费太高。”刘敏的语气中多了几分沉重,“这使我们对教学管理有了新的思考与认识--让学生灵活搭配,各取所需才是根本。”例如,对于那些经济情况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提前拿到专科毕业证既能减少部分学费开支,又可提前就业来分担家庭重担。

  其次,从实用的角度来说,这种个性化教育又能尽量降低学非所用的风险。原来西安欧亚学院在这方面实行专业与技能绑定培养模式,如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学生就必须选择国际商务单证员等认证课程。但是目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学非所用已成普遍现象。“要想避免专业不对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成为多面手。”基于此,学院打破原有的绑定制度,施行技能任选制: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市场前景可随意选择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学生可以选修国际认证的高级文秘证书,工商企业管理的学生也可学习会计从业资格认证。这样在第三年(或第四年)毕业后,学生就会拥有更丰富的应用知识和实践技能。届时就如西安欧亚学院胡建波院长所讲,不是学生到处找工作,而是工作主动找上门了。

  为人生真正的高考做准备

  无论是非常2+2这种新型教育项目,还是其他求学出路,其实都是在为不同成绩段的学生提供多条出路,一次考试的失利不代表人生就再没有成功的可能。古有李时珍、蒲松龄,今有华罗庚、曹禺,就连受万人敬仰的周总理都曾多次经历高考的打击,失败可以击垮一个人,但同时也可成就一个人。从这个层面上讲,实际上,高考失利正是给学生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

  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高考的心态也日趋理性,知道高考分数显示的只是一部分的能力,学生有更多能力尚待挖掘而处于隐形状态,这也是人们对落榜生改称为“隐形人才”的原因。展示这些隐形才能的竞技场就是社会、职场。从这个角度上看,就业才是人生真正的高考。祝那些“隐形人才”早日走出失败的阴影,选择适合自己的求学之路,走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