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工程得民心
2007-07-05

2007年07月05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云南省宁蒗县、德钦县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掠影

    近日,记者乘座汽车沿214国道颠簸前行,去往云南省德钦县佛山乡中心完小采访。虽说是国道,但全程都是沙石路面,宽不过两三米,一边是陡峭的山崖,一边是奔腾的澜沧江水,会车时令人惊心动魄。 

 云南省德钦县佛山乡完小师生在整理远程教育设施,准备接受远程教育。

    这条路是内地和西藏之间的交通命脉。一路上除了碰到几辆出藏的汽车,没有遇到任何人,惟有沉默的群山与咆哮的江水,伴随而行。汽车驶到西藏界内前行了一段又回到云南地界。中午时分,前面的山坳里出现一个漂亮的建筑群,佛山乡中心完小到了。

    佛山乡中心完小是德钦县寄宿制工程项目校,不仅新建了学生宿舍、食堂,还扩建了教学楼。校园北依大山,南邻江水,呈四合院状修建。其实学校最高建筑不过三层,说实在的,与内地学校相比,一般般而已,但在这里,它是那样的不同凡响。这个景象不仅令记者眼前一亮,就是进藏的游客,也都拿着相机好奇地走进校园,记录藏家儿女的灿烂笑容。

    佛山乡中心完小有171名学生,全部为寄宿生。6岁的藏族女孩扎西曲宗和她的哥哥中太就学习生活在佛山完小。扎西曲宗家住佛山乡巴美村,父母务农,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哥哥面临失学危险。自国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后,笑容又回到中太的脸上,现在兄妹俩上学分文不掏。

    德钦县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农牧民人均年纯收入仅500多元,教育规模、普及程度和办学水平均处于全省后列,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为4.1年。国家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给德钦人民带来福音,当地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努力落实工程项目和各项要求,目的就是要让这里的孩子们早一天用上新教室,住进新宿舍,把党和政府的温暖早日送到农牧民的心坎上。

    德钦县根据当地冻土期长,每年适宜施工建设的工期仅有6个月的特殊情况,决定对本建设工程中造价在50万元以上的6个项目采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发包,对23个工程造价在50万元以下的项目则采用询价采购方式进行发包,整体工程采取多点开花、保证质量、保证进度的施工原则,2006年5月15日前后工程陆续开工,2006年底所有工程全部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云南省宁蒗县与德钦县一样都是集边、少、山、穷为一体的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年财政收入一千多万元,财政自给率仅有7%。全县24万人,有2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全县有10%的人口地区还不通电、不通路。

    宁蒗县抓住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县政府作为实施工程的主角,县长是工程的第一责任人,启动20所项目学校的工程建设。不通路的学校,靠人挑肩扛将建筑材料送进山。

    县委书记、县长、校长、老师以至学生家长,都为寄宿制建设工程出力流汗,贡献力量。目前,20所项目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基本实现了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床位的办学目标。如今的农村学生是“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纵观云南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困难虽然不少,但是形势喜人,2004、2005、2006三年共批复35个项目县,项目学校567所,批复面积1284929平方米,批复土建投资92006.9万元,总体进展顺利。截至2007年2月底,有462所完工,占批复学校的81.48%;有452所通过了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占批复学校的79.72%。(王芝元 记者 张学军 摄影报道)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