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确诊那一天,张剑妹依然心痛不已。“那天,验血后,拿报告的时间等得很长很长,我就知道出了问题。后来老师和家人都瞒着我,但我还是在病历上看到了“白血病”那三个可怕的字。那一刻,我惊呆了,恐惧和绝望一下子袭击了我……但现在,我很平静,对自己很有信心,我相信能战胜病魔!”
张剑妹很快被送进医院,等待她的是漫长的化疗。从大学生变成绝症病人,张剑妹一度很难接受这个事实。但这个坚强的女孩很快让自己平静下来。她不怕病魔,最怕的却是“不能再读书”。因此,在生病的日子里,她比谁都更渴望书本,也坚持在病床上学习课业,并最终在病床上完成了最后三门课的考试。
会计系党组副书记赵书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那一天,老师们将考卷送进病房,张剑妹静静地坐在床上答题。那时,她刚刚做完第三次化疗,身体极度虚弱,头发大把脱落,脸色苍白到极点。复习备考时,一本小书对她而言竟有如千斤重!平常一个半小时就能完成的卷子,她最终用3个小时去完成。”
更艰难的是写毕业论文,学校专门为她指派了导师,那段时间,她经常通过电话与老师交流论文内容,然后在病床上查阅同学借来的资料,连日赶写,最终写就了论文《费用资本化》,并获得“良”的成绩。
家贫难负担数十万治疗费
除了坚强,张剑妹留给所有人的另一个印象就是乐观。同学们这样形容她:“即使得了如此重病,她依然灿烂的笑,跟我们开玩笑,告诉我们病情那天,我们所有人都哭了,她反而来安慰我们,说没事的很快就好。”
张剑妹的坚强感动了所有的人,学校迅速刮起了一场救助张剑妹的旋风。正如学校一位负责人所言:“这个孩子太好了,我们舍不得她!”
张剑妹的家在农村,兄妹4人,有3人在读书,父母靠卖家禽为生,贫困的家庭根本无力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用。她先后在惠州市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其中大部分费用来自该校师生的捐助和亲友借贷,截至目前,已经花费6万余元。
昨天,张剑妹的主治医生杨洪涌主任告诉记者,张剑妹的病属于白血病十多个类型中较严重的一种,治疗后很容易复发,目前医院只能采取保守治疗,虽然病情已基本稳定,但要根治这种病,骨髓移植是比较有效的方案,但最少需要30万~50万元。然而,“张剑妹的父母直到现在都没有向医院提出做骨髓移植的事情,(因为)他们不敢啊”。杨医生心痛地说。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0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