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济:让人笑不出的"账单"
2007-06-27
  是谁引爆了“高考经济”?有人算了笔账,全国1000万考生,即使是每个考生或家长消费100元,也能产生10亿元市场。市场是客观存在的,精明的商家自然不择手段,推出各种产品,做好营销推广,通过各种渠道赚取家长袋中钱。

漫画:异化的高考 作者:唐戈

  高考房、高考餐

    指定考点附近的宾馆为了方便家长和考生有安静的学习准备空间,特意提供“高考钟点房”、“高考自助餐”。

    高考爱心车

    出租车司机同样沾了“高考经济”的光。高考三天,坐出租车的考生特别多。有些城市还出现了“高考爱心车”

    谢师宴

    调查统计发现,近五成的学生表示,高考后的消费支出集中在“旅游”和“谢师宴”上。

    有消费就有市场,考生和家长是最广大的消费者。因为对他们而言,高考不仅仅是人生的一次考验,而是以后美好人生的唯一途径。但实际上,他们可能又是最不堪重负的一群消费者。

    我们所看到的:高考之前,商家倾销营养品、教辅材料;高考时,工地不得出声,以保证考生的脑细胞在静谧中正常运转;政府部门积极“护考”。高考后,酒店大摆谢师宴;旅行社急推考后放松游。在家长的热切关注和舆论的推波助澜之下,原本只是一个人才选拔的考试,被功利性的思想化为一个大众参与的“节日”了。

作者:唐戈

    2007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嗅觉敏锐的商家便竞相瞄准了走出考场的考生们——电子市场上演各类优惠促销活动,餐厅酒店抓紧时机大摆“谢师宴”,就连各旅行社也都借着高考的东风,推出了“暑期游”“修学游”……

    日前,记者联合求职广场网、腾讯教育频道开展了“算算您的‘高考账’”大型调查,引起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调查统计发现,五成网友高考后以“好好睡一觉,睡到自然醒”、“逛街、购物、看电影”为主要的放松方式,近五成网友认为,高考后的消费支出集中在“旅游”和“谢师宴”上,超过七成的网友表示,高考前会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补习班”和“个性化课外辅导”。

    对此,广州市有关教育专家和老师呼吁,“家长们应该意识到这种消费热潮背后所滋长的攀比风气,将会给孩子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来源:新华网 2007.6.27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