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2007-06-23

  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上升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的难题,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高发势头同样不容忽视。究其原因,家庭问题可以说是其致命外因。

  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直线上升。家庭结构残缺,使孩子的成长环境先天不良,缺乏父爱或母爱成为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第一诱因。另外,即使家庭结构健全,教育方法不当也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溺爱型”的家庭教育往往使孩子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恶习,一旦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高压型”的家庭奉行棍棒政策,在这种高压下,极易造成孩子的人格自卑和逆反心理,这样的孩子一旦犯罪,便会报复社会,危害性极大。“放任型”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无力管教或放任不管,使他们失去家庭温暖,造成孩子的性格孤僻冷漠,一遇不良习气和坏人的引诱就容易走上邪路。此外,父母的不良行为也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

  家庭教育深刻影响着子女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家庭教育有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潜伏着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危机。家庭教育和影响直接关系着孩子一生的成长,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位教师对孩子成长起着关键作用。

  我国自古就有重视子女教育,注重培养孩子良好品质的传统。孟母择邻,成就孟子伟大的一生,孟母良苦用心的施教方法也成为育人的千古典范。养不教,父之过,子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作父母的难辞其咎。时代发展到今天,给每一个为人父,为人母的家长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人父母首先要培养自身的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用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影响孩子,用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在家庭环境中消除子女犯罪的因素和条件。

来源:搜狐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