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育"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
2007-06-17
    按: 一位二战集中营幸存的中学校长在写给所有老师们的信件中这样请求到:“请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可以制造出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心理变态狂,成绩优良却杀人不眨眼。读、写、算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具有重要性。”

 

本报讯: “大学生心理健康要将学生的生涯规划和体验结合在一起才会产生共鸣。”西安欧亚学院院长胡建波告诉记者。日前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旨在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体验教育”课程正式进入西安欧亚学院的课堂。

 

据悉,西安欧亚学院“体验教育”课程主要引进了国外大学在体验教育方面的成熟经验。“通过体验教育,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生命的价值、工作的价值、人情的价值。而不是书本里空泛的概念。”胡建波告诉记者,我们一贯坚持‘先成人、再成才’这个大原则。家长们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就应感让孩子在这里健康地成长,为培养健康、快乐的有志青年而努力,而不是培养有学历、没能力的心理不健康的孩子。

 

西安欧亚学院“体验教育”课程负责人、美国库克大学副校长、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黄天中教授向记者介绍,所谓体验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在实践活动之中认识周围的事物,从中受到锻炼,增长知识,得到教育。“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这无疑阐明了只有亲身经历的事物才会印象深刻,学到的知识才扎实.简而言之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

 

据悉,西安欧亚学院体验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堂教学:通过上课,讲解案例,让学生了解生命、生活的意义(生命从哪里开始),了解自己,下一步是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包括朋友、亲人等。第二阶段为体验教育:经过听、看、参与等环节,使学生对内容从浅显记忆到深刻记忆。第三阶段为职业生涯规划。黄天中教授认为,国外体验教育应用非常广泛,但在中国实施体验教育时,应该多利用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比如组织学生进行“走进留守儿童”和“走进金三角”等社会实践,使其从书本知识转化为社会立体知识。

 

调查发现,体验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比如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据介绍,美国库克大学体验教育研究中心曾将参加过和没有参加过体验教育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两类学生最大的区别是自信心,没有参加过体验教育的人经常喜欢问:我可以吗?我够资格吗?而接受过这类教育的人会说:我为什么不可能?黄中天教授说,“体验教育课程让学生从体验当中慢慢成长起来,找到属于他自己的自信。”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出现了各种后发症,如自杀、犯罪事件。最近有关北大、清华、北师大学生因心理健康导致跳楼、自杀、犯罪的新闻也成了网络论坛的热门话题。教育专家表示,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没有经过太多的挫折和苦难,一旦遭受生活学习上的失败,就会导致心理落差。心理学博士黄天中言辞恳切地发表评论:大学是人才的摇篮,但是心理健康一直从属于知识体系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缺乏百年树人的理念,希望西安欧亚学院这一举措可以起到星星之火的作用,为提升大学生甚至全民的心理素质打好头阵。

 

来源:郑州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