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心理拷问社会文化
2007-06-14

 18岁高中生攻击2200多家境内外网站

  5月30日,警方抓获王少伟时,他正伏在电脑桌上研究修改病毒程序——年仅18岁的他,是内蒙古自治区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二学生。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他先后攻击了境内外2200多家网站,包括黑龙江信息网、呼和浩特市人才网、呼和浩特市财政网等200多个政府网站。

  一名中学生屡屡入侵政府网站,不仅反映了我国政务网站安全管理的薄弱,还促使人们思考信息时代下的少年“黑客”现象以及青少年教育。

  “黑”一个网站只需几秒钟

  少年“黑客”只为炫耀

  上小学六年级时,王少伟就迷恋上了网络,并意外盗取了别人的QQ号码,从此便有了成为网络黑客的念头。上了初中后,他开始查看各类有关互联网的书籍、资料,自学掌握了网络编程技术。此后,他一边自学,一边在互联网上实践攻击他人的网站。

  到2005年,他已经对汇编语言非常精通了。从2006年开始,他又专心研究网上黑客技术。他攻击网站的成功率达70%以上。每次选定要攻击的网站后,他都会把这个网站的主页进行保存,然后进行攻击,更换成他的黑客网页。

  这些年来,攻击了多少网站和个人主页,王少伟自己也记不清楚了。但每一次攻击成功后,他都有一种成就感。“他攻击网站的目的是为了‘炫耀’”,警方透露。

  在同学的眼中,王少伟是个拥有高超计算机技能的“黑客超人”,他的许多“事迹”在学校也广为流传。一位和他要好的同学告诉记者,王少伟“黑”湖北省随州市政府信息网只用了几秒钟;“黑”呼和浩特市人才网和市财政网,用了2个小时左右……

  “其实,他的黑客水平也谈不上多么神奇和高超,而是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网站制作水平太差,安全维护意识薄弱,才轻而易举被攻破”,呼和浩特一家网络公司负责人分析说。

  成就感强烈 犯罪感薄弱

  “黑客”心理拷问社会文化

  调查显示,国内外计算机犯罪者一般是19岁—30岁的男性,平均年龄约为23岁。而且,近年来还有年轻化的趋势,十几岁的小违规者时有所见。王少伟事件,不仅给政府网站安全提了个醒,也促使我们思考:是什么原因造就了18岁的“黑客狂人”?

  据了解,现实中的王少伟没有什么特别爱好,也不喜欢体育运动。一位教过他的老师坦言,他除了数学、计算机和外语成绩不错外,其它科目的问题很大,每次文化课考试都是全班倒数第一。

  专家分析,热衷于扮演“黑客”的青少年,许多人在现实世界里其实充满自卑,只有在操纵键盘和鼠标时,没有了在现实社会中遭人讥笑的感觉,才能找到最“完美”的自我。在一次又一次“黑”掉大网站时,似乎找到了寻求已久的成就感。

  据王少伟交代,他的黑客技术都是从网上学来的,不知道这是违法行为。“这一方面说明我们青少年法律意识的薄弱,同时也反映出青少年黑客们特定的心理”。专家认为,青少年黑客几乎没有罪恶感。在他们看来,黑客活动只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智慧的表现,而不是犯罪。即使算犯罪,也不像抢劫、强奸等那样凶狠残暴,那样“见不得人”。正如国外学者所说,“恐怕拾起他人掉在地上的1万元塞进腰包,要比通过计算机搞到1亿元现金,犯罪感还要来得强烈些”。

  正是由于黑客活动在很多情况下并未与公众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发生强烈的碰撞,其行为往往能够得到公众的包容,也使黑客们失去罪恶感,从而更加纵容自己的行为。

  道德自律与他律结合

  双重防火墙防“黑客”

  毋庸置疑,青少年“黑客”在电脑技术上都相当出众,有的甚至可以说是天才。但是,他们给他人及社会毕竟造成了物质或精神上的损失,必须加强引导,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方式。

  “对青少年黑客来说,除了管理、技术、法律等方面的规范和约束外,还必须加强道德自律。”专家认为,要大力提高全社会青少年的道德水准,筑起思想上的一道“防火墙”,使他们成为网络空间的合格公民,从而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黑客的产生。

  专家们都认为,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是,青少年正处于自我约束力较差、心智和经验缺乏的时期,喜欢争强好胜、表现欲强、喜欢追求刺激。而网络的开放性、新奇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恰恰极大地满足了青少年的这种心理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加强引导,使之趋利避害。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阿尔泰说,许多学校只注重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兴趣或使学生的兴趣畸形发展。他建议,教育部门尤其是学校应该设立类似于兴趣小组的组织,并配备相应的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指导。

  专家们也提醒,在整个社会道德水平还不太高的情况之下,只有把道德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网络社会的道德理想才不致成为空想。

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