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研究员
我国生命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记者:您提到过生命教育,我国有这方面的教育吗?
孙:生命教育在一些国家已经开展得很深入、细致,如日本、新加坡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有这方面的教育。瑞典已经有长达百年的生命教育历史。我国的生命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城市开展得很不系统。我们的教育太急功近利,只关心孩子学习,忽略了其情感和心理需求,使“死亡笔记”才有机可乘。
记者:那么,您认为该怎样进行生命教育呢?
孙:生命教育应该包括两个层面:首先是生理层面,让孩子理解生育的过程,生命的伟大和美好,获得生命就要去珍惜;其次是精神层面,如“爱”、“责任”、“意志力”等精神财富。要让孩子们学会相互合作、尊重,以德报怨。
生命教育的核心是尊重生命
记者:生命教育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
孙:尊重生命。2005年3月,联合国启动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指出,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是关于价值观的教育,其核心就是尊重。生命教育是贯穿生命发展全程的终身教育。
记者:学校、家庭和社会各应该承担什么样的教育责任?
孙:好的教育必须三方面配合。父母要让孩子知道成长的过程,可以通过和他们一起回忆出生以来得到的关爱,让他们学会去爱;同时通过交流,指导他们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三方面关系中,社会应当树立一种正确的导向,提供强大的咨询服务设施和机构。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