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招生骗子粉墨登场 检察官提醒防七大陷阱
2007-06-10


万茂文   2007年06月10日08:58  来源:检察日报


  每年高考前后,一些不法分子就开始打着各种旗号,或冒充高校招生人员、招生办工作人员,或自称与高校领导、招生办领导有密切关系,进行招生诈骗。但不管其以什么面目出现,其目的只有一个——骗取钱财!

  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检察院检察官根据该院2005年以来办理的7件15人招生诈骗案,总结出招生诈骗的几大陷阱,提醒大家注意:

  一、吹嘘自己神通广大进行诈骗。或吹嘘掌握招生计划,声称掌握着定向招生计划、高校扩招名额、学校内部指标、自主招生指标等,只要你交钱,即使分数不够也可入学;或谎称可保“专升本”,专骗一些分数达不到本科分数线的考生。

  二、以军校招地方生名义行骗。一是假冒军事院校高校招生人员。按照规定,军校招生和地方院校招生一样,实行异地远程网上录取。因此,事实上军事院校不会派员到各地招生。二是声称能拿到军校“特招指标”,要家长支付指标费。其实军校与其他高校一样,除收取国家规定的费用外,不会收取考生和家长的任何费用。

  三、利用查询录取信息时间差行骗。骗子通过查询功能了解录取情况,把正常投档录取说成是自己找关系和朋友花钱疏通关系录取,以此向家长索取钱财。

  四、伪造、假冒公文行骗。或伪造录取通知书,等学生入校发现时骗子早已逃之夭夭;或假冒公文,提供所谓的录取函等伪造公文,上面盖有“公章”和“录取编号”,以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

  五、混淆不同类型办学方式行骗。这是骗子最常用的欺骗手段。目前除普通高等教育外,还有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骗子故意混淆高考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招生的区别,将不够分数线的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自学考试助学班、远程网络教育班,等考生报到后才知道真相——此类辅导班,只要注册便可入学。

  六、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行骗。自主招生有两个条件:一是高考前通过学校组织的测试,二是经学校测试合格后还必须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必须达到考生所在省重点分数线。自主招生不是“自由招生”,有着严格的条件限制,并不是花钱所能买到的。

  七、假借定向招生等名义行骗。一些骗子吹嘘可以搞到定向招生计划,只要出“定向费”就可录取。实际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早就规定地方所属高等学校一般不再安排定向招生,而且定向招生人数、降分幅度也有严格限制,并不得收取“定向费”。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