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领薪水超白领,教育失衡在矫正
2007-06-10

蓝领薪水超白领,教育失衡在矫正

严循东  2007年6月10日

南京市最近公布的2007年218个主要工种(岗位)的工资指导价中,高级技师的年薪高位数已达85056元,超过博士的平均水平。此外,车工、锅炉操作工、车辆运输装配工、机修钳工、汽车修理工、焊工等技术工种的月薪高位数都在3000元以上,远远超过了本科毕业生的最低水平。

人才结构的失衡,“蓝领”薪水超过“白领”

长期以来,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不仅西装革履、工作体面,而且往往与优厚的待遇相连,而在生产一线的“蓝领”则似乎总是与低薪相伴。要挤进“白领”的行列,就必须有较高的学历,于是“读书求文凭,文凭求出路”,被人为固化为成功的惟一模式。这不可避免地导致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严重失衡,形成千军万马过高等教育独木桥的现象。

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失衡,带来了人才结构的失衡:一方面是众多学子经过十年寒窗好不容易拿到了大学文凭,却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严重的用工荒,至于技工、技师之类的人才就更为短缺,有的厂家甚至开出10万以上的高薪公开招聘高级技师。据统计,我国现有技术工人只占全部工人的1/3左右,而且多数是初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4%。

在此人才结构失衡的现状下,“蓝领”薪水超过了“白领”,导致了高级技师的年薪高位数已达85056元,超过博士的平均水平,各相关技术工种的月薪高位数都在3000元以上,远远超过了本科毕业生的最低水平。

资料显示,在被称为“职业教育帝国”的德国,70%的初中毕业生在16岁到19岁接受职业教育。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失衡与德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技能型人才的紧缺,将影响到“中国制造”的品质和形象

目前,我国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人才的紧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制造”的品质和形象。

有报道说,同样一副纯机械的摄像机支撑架,中国产的只卖数百元人民币,而日本产的就能卖到上万元人民币。再如,瑞士钟表商大量买进中国制造的手表,拆卸后重新组装,贴上瑞士的牌子就可以卖出数倍的价格。中国工人生产的一些零件经瑞士工人组装,就成了瑞士名牌。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空洞的说教往往于事无补,而利益的调整却是撬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最好杠杆。近年来,许多大学生在就业的压力下重新“回炉”接受职业教育,就是面对市场变化作出的一种适应性调整。

如今,人才市场传出“高级技师薪水高位数超博士平均工资”的信息,或许能进一步矫正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失衡。

 
严循东版权所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