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一名技术人员在济南山东省实验中学考点调试考场视频监考系统。
2007年山东省所有的高考考场都要安装视频监考系统,每位考生的位置上都放置带有照片的考生信息牌,部分考场还将安置手机信号屏蔽仪。据了解,山东省2007年共有71万余名考生参加高考,共设考场24231个。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近日,教育部有关方面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校招生考试涉及千家万户、千万考生,是教育部每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教育部坚持改革、管理两手抓,不断完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考。
作弊记录将跟踪一生——
诚信档案打造诚信高考
连续几年来,教育部开展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高考违规率在万分之三点五左右,处于历史最低状态。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林蕙青表示,今年,教育部将继续着力打造诚信高考。
除了继续组织所有考生签订“诚信高考承诺书”,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开展“诚实守信,诚信高考”的主题教育活动,今年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实施部、省两级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网络管理。凡是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严重违规的考生,将被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数据库,供高等学校、招生单位甚至将来的用人部门查询。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介绍说,以往考试开始60分钟后考生即可交卷出场,今年出台新的考场管理要求,考试结束前半小时考生方可离开考场,即考生交卷时间不得早于每科考试结束前30分钟,这就在更大程度上压缩了考场内外串通作弊的时间、空间。
政府绝不会替骗子埋单——
信息公开严防招生诈骗
自2005年教育部组织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以来,招生政策公开、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信息公开、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公开、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公开等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提高了高考录取的公平公正度。
为进一步落实高招“阳光工程”,确保该公开的信息全部公开,教育部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开通了“阳光高考”信息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或http//gaokao.chsi.cn),向社会发布全国各高校分省分专业的招生计划,发布具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以及各类考生的资格名单。
针对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家长的侥幸心理,谎称可以搞到内部指标、计划外名额,号称“多花钱、分不够也能上大学”等等,教育部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高校招生没有中介机构或代理人,没有特批指标,也没有计划外招生。希望媒体大力宣传,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千万不要相信那些诈骗分子的种种许诺,政府不会替体制外招生埋单,不会替骗子埋单。
给考生和家长一个放心——
两道关卡确保录取规范
为了严防招生诈骗,教育部除要求省级教育部门对本地区的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等加强管理和监督,如对其招生章程和广告进行审核方可发布外,还在录取阶段设立了两道关卡确保录取规范,让考生及其家长放心。
一是省级招办和高校两级设录取结果网上信息专栏,所有被录取考生都可以在网上查到并确认本人正式的录取结果。考生首先应从本省(区、市)招办网站上查询确认自己的录取信息,之后可到录取学校网站上获取录取结果。
二是实施新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制度,严把入学资格关。从今年开始,启动新的新生学籍电子注册程序。高校将严格按照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和经省级招办办理的录取手续对入学新生实行学籍电子注册,并与毕业时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挂钩。
录取农村生源超过城市——
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倾斜
高考是教育公平最有力的“助推器”。近年来,教育部门在高考中利用政策引导、计划调控、加强服务等三大手段,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进入大学的新生中,农村生源超过城市生源,达到52.5%,比2002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教育部直属院校在属地的招生计划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2006年比2002年下降近10个百分点;女生录取比例逐年提高,2006年女生占报名总数的比例为46.5%,而女生占录取总数的比例则是48.9%;少数民族考生的录取比例近5年高于全国平均录取率1—4个百分点。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高考作为我国最大规模的人才选拔制度,其科学性、公平性、权威性得到了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高考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革,不断完善。阳光高考,将使所有的考生都能处在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环境中参与人生的一次重大选择;高校招生的“阳光工程”,也必然会成为一个阳光普照的“民心工程”。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