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回首:我的童年并不快乐
2007-06-01

  

资料图片:孩子们跟老师一起练琴

  这是一个星期天,在济南市一家文化艺术培训中心昏暗的教室里,17岁的女孩杨洋正在百无聊赖地弹着钢琴。跟记者熟悉以后,她很快就把弹琴的事扔在一边,跟记者聊起了学琴的时光。

  她说,我七岁开始练钢琴,之前还学过芭蕾舞、小提琴。“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只有补课,每个周末,妈妈骑车带着我到老师家上课。我弹琴,妈妈就坐在一边记录,回家还要一字一句地给我‘补课’。我天生没有音乐细胞,并不喜欢这些乐器,但是妈妈说,身边的女孩子都琴棋书画样样行,我不能输给别人。每天晚上练琴是我痛苦的事,有时我发脾气,有时我故意装病,最厉害的一次,我把钢琴砸了。妈妈哭着说,你长大了就知道我的苦心了。”

  “学钢琴十年,花的钱少说也有几万元了。可是,直到现在,我也不喜欢。”记者看得出,杨洋弹琴缺少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投入,只是手指在琴键上熟练地上下“蹦跳”。“老师也说我技术上不成问题,关键是理解力不够。可现在,我不能不练,要不就上不了大学啊!”说这话时,杨洋青春的脸上有一种无奈。

  杨洋指着隔壁琴房对记者说:“我的童年并不快乐,记忆里只有补课的影子,现在还有不少孩子在重复我的童年生活。”她说,这些年见过很多带孩子学琴的家长,有些家长让孩子学琴是着眼于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有的是家长自己喜欢,想让孩子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有的家长想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把学钢琴作为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的出路;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有学钢琴的天赋,急着想让孩子成为钢琴家。“不管家长怎么想,都应该先问一问孩子喜欢不喜欢。”她说。

  最后,杨洋为记者演奏了一首很美的曲子--《少女的祈祷》。“我现在祈祷的就是能考上大学,好好轻松一下。”她说。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