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多家单位联合编制的《2007中国民办高校评价研究报告》在网上盛传,其中“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人均学费奇高,是清华北大的2倍左右”的说法更被广为关注。北京民办高校的收费情况究竟如何?“奇高”的学费又被民办高校如何分配?有关专家和本市部分民办高校的负责人分析了北京民办高校学费的收取与使用情况。
●民办高校的收费高在哪里
“北京很多正规的民办院校收费都是比较合理的。”北京市民办教育协会的常务副理事长刘林告诉记者,“一般公办院校的一般专业的专科生的学费是三四千元,本科生学费是五六千元;而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专科生平均学费为六千至八千元,本科生学费是九千至一万五千元。”
“为什么说这个数目比较合理呢?我给你算笔账你就明白了。”刘林继续说道,“首先,培养一个大学生一年大约需要近两万元。国家每年都会给公办高校的每个本科大学生补贴一万多元,而且近几年国家补贴不断递增。对于民办高校而言,总体教学投入一样,但国家却不会给这一万多元补贴,那就只好由学生自己支付。其次,据统计2006年北京市家庭年均收入已达到两万四千元,而北京市民办高校的学费大都为九千至一万元,在市民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根据北京市民办教育协会的统计,北京民办高校大都把学费的70%用于教学、20%用于学校的长远建设、10%用于日常行政管理。
●办学质量是性价比的关键
教育常常被当作一项投资来对待。那么民办教育的性价比如何呢?
海海是北京人文大学新闻学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当谈起北京民办高校收费问题时他说:“我现在每年交六千三百元学费,我觉得还算合理,因为像正规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费都要将近五千元。”一位正在参加专升本自考辅导的学生告诉记者,当年高考时成绩够上民办大学本科的,但是自己放弃了民办大学本科补录的机会选择了公办高校的大专,毕业后总觉得学历不够,所以现在后悔没选择本科。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曾经对进入民办高校和当年落榜考生做过一项问卷调查,其中一项是对不选择上民办高校的理由进行排序,“因民办高校收费高而不选择民办高校”这一原因被排在末位。而办学质量才是关键。
●学费高低与生源质量好坏不成正比
《2007中国民办高校评价研究报告》中指出,民办学校的高额学费会导致出现学生生源减少,生源质量下降、社会声誉低等问题。余临表示:“不可否认,某些民办高校的确因增收学费而导致生源数量减少,从而引起质量下降,但我们应该辨证的看待民办高校收费上涨与生源数量、质量降低之间的关系。”
据北京城市学院的刘林常务副院长介绍,北京城市学院在2004年之前,最好情况下招收的也是分数够上三批本科的学生。2004-2005年度该学校将学费上调了20%,多收取的学费基本都用于改善教学质量。2005-2006年招生时,北京和外地很多分数能上二批本科的学生都会报考该学校。换句话说,学校的学费上涨后,生源质量非但没下降,反而上升了。
●寻找解决高学费问题之路
解决民办高校高学费的问题要以公益办学为前提。北京培黎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余临表示,公益办学就是要政府自觉,学校自立,社会资助。其中学校自立是指学校不能以赢利为目的,要约束自己;社会自助是希望社会各界能给教育捐款。只有学校的办学资本增加了,学校才可能降低学费。
刘林也提出:“积极引资也是民办高校实现自立的方法之一。据我所知,目前我国已经有四个民办高校用出售股权的方式进行引资了。”
专家表示,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不过十几年,一方面它是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既缺乏原始积累、也缺少办学经验。用宽容的态度对待民办高校,或许它的发展会更加海阔天空。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