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课,真的不划算
2007-05-27


新华网   2007年05月27日 08:47:57  来源:江南时报 

 
    逃课去考证,逃课去打工,逃课去图书馆,逃课去上网查资料等等现象,在时下校园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看似冠冕堂皇,却不难看出现在大学生缺少了一种自我审视的意识——成本意识。
    教育以考试为形式,工作以文凭为桥梁。

    要找到工作先拿到文凭,拿文凭你又不得不通过考
试,而考试又是以证书为标志:计算机等级证、秘书会计证、英语四六级证、普通话等级证等等。所以学子们面对死板的考证形式,可以通过逃课去恶补所要考证的那门科目。所以你要拿到学校以外的证书,“逃课”便是你所要花出的代价。但有多少人算过其中成本的代价呢?

    而逃课去打工,或是上网,或是逛街,那就更加荒唐了。去打工,为何?无非想赚点外快,日子过得潇洒一点。(当然有家庭苦难的特例,在此且不提。)但父母送你来念书,你却逃课打工。说不定一节课的时间下来,你父母所花的钱要远远大于你打工赚的钱。于情于理你也是说不过去。上网、逛街?逃课你做了这些。那么你想过这样的成本代价到底有多少呢?

    笔者想在此为曾经逃过课,或是正有逃课想法的同学简单地算一下成本:

    人类的知识精华在于书本之中的。而要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吸收其中的知识,最好的场所应该是在课堂。你仅仅是为了张证书逃课,使得你脑中整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得以无法进行衔接。那么这样的代价是否太大了点?

    如果你是为了打工赚钱而逃课。成本或许就更大了。上课,一节课少说也要花费你父母五六元块钱,而在大学打工中比较好的兼职,比如肯德基、麦当劳。在那打工一节课时间,也最多只有五六元钱收入。在这种比较理想状态下也只能是扯平。就好比你父母的钱给了你所打工的店,而你又花费你的时间去把这些钱赚回来,那还不如直接从你父母那要来算了,这样一来一回反而中间多了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你能学到了最多也是一些零碎的知识罢了。那么如果用你浪费的时间去上课,你获得的就应该是一个整体知识体系。对于逃课、逛街、上网的同学那其中的盈亏应该不用再多说了。

    笔者认为,作为一个大学生,懂得了成本意识,就能更好地把握所谓“理性逃课”中的度了。(钟山学院 杨文清 张家曦)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