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考综合症”:抢手的高考保姆
2007-05-22
  离2007年高考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记者在银川、海口两地采访得知,到家政公司和家教中心询问是否有既能帮助考生减压,又能安排考生营养膳食的“高考保姆”的家长越来越多,但他们的这种“另类”做法却并没有得到考生们的认同。相关人士指出,“高考保姆”需求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有些家长也患上了“高考综合症”。

资料图片

心急父母催生“高考保姆”

  家住海口市的张先生,连日来给海口各家政公司和家教中心打了数十个电话,并在网站上发贴,希望能给儿子找到一个理想的“高考保姆”。张先生说:“我在成都做生意,看到周围有很多朋友都给孩子找了‘高考保姆’,可在海口找了很多天,也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这让我很着急。”

  像张先生这种夫妻双方都在外地做生意的家长,平时对孩子的照顾很少,一到高考这种关键时刻,更显得手足无措。一听说有“高考保姆”,他们就千方百计想为孩子找一个。

  与张先生不一样的是,更多的家长是因为自身的能力有限,觉得应该寻找专业的“高考保姆”来照顾考生。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海南师范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小舒的表弟今年高考,舅妈干脆请她搬到家里去住,为表弟辅导功课、调整心态,对他进行全天候跟踪服务。

  舅妈说,大学生毕竟是过来人,对考生各方面的情况比较了解,不仅能辅导功课,还能给孩子讲讲高考经验,减轻压力。

  据了解,“高考保姆”的价格一般要高于其他保姆,因为他们不仅能够调配营养餐,而且还可以为考生辅导功课,缓解压力。因此,尽管其价格相对较高,大多数考生家长还是愿意高价聘请。

  尽管家长乐意“掏腰包”,但“高考保姆”却千金难寻。银川市金钥匙家政公司的负责人黄霞说:“‘高考保姆’的要求比较高,适合的人很少。因此,我们公司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为顾客提供这样的专业业务。”

  银川、海口两地很多家政公司也纷纷表示,今年均遇到过寻找“高考保姆”的家长前来咨询。但是目前,家政公司提供的服务主要还是以做家务或带小孩为主的普通保姆服务,而对于“高考保姆”这类相对要求较高的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资料图片

“高考保姆”:护航还是增压?

  “高考保姆”的出现,反映了家长望子成龙,又唯恐自己照顾不周给孩子高考造成遗憾的复杂心态。但是,父母心目中理想的“高考保姆”却并没有得到考生们的理解,反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

  张先生的儿子小峰对父亲忙着给他找“高考保姆”的事很不赞成。他说:“离高考没有几天时间了,我连自己复习的时间都感到很紧张,哪还有什么时间,去跟个不认识的人沟通呢。更何况,就算真的找到了,也不一定能真正辅导得了。”

  小舒认为,对于高考,家长完全没有必要表现得比考生还紧张,毕竟家长并不清楚考生究竟需要什么。她建议家长可以找有经验的人跟考生进行适当的交流,但聘请专业的‘高考保姆’无形中会给考生增加压力。

  采访中,小舒的表弟认为,父母找表姐来帮助他,其实只是个借口,更重要的是想“控制”他。他对此十分不满:“父母完全没有必要这样,我可以理解他们的苦心,但他们这样做让我很反感。”

  武警宁夏总队医院的心理咨询师孙香萍说,很多家长事前并没有与孩子商量沟通,就自做主张聘请了“高考保姆”。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过分地呵护,反而会加重孩子的焦虑与紧张情绪,严重得甚至无法发挥出平时的正常水平。这是一种用爱给孩子施加的压力。这种软压力,让孩子没法说出来,只好向内宣泄,很有可能使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产生疲倦感。

  专家建议:平常心最好

  海南大学社会学教授詹长智认为,家长在请“高考保姆”时一定要慎重,且聘请“高考保姆”要因人而异。如果家长感觉自己照顾不好考生,或与他们沟通困难,可以聘请“高考保姆”以寻求专业化的帮助;但在一般情况下,家长只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充分信任孩子就可以了。

  孙香萍说,近来医院甚至出现了家长要求给孩子做高压氧、注射蛋白质、吃止痛片刺激脑力,吃安定片助睡眠的现象。事实上,“高考保姆”的出现,和考生父母其他过激反应一样,在一定程度上是家长自身不成熟的表现。

  “很多选择‘高考保姆’的家长,一般平时跟孩子都缺少沟通与交流,到高考前期时才会显得焦虑不安。但他们的这种做法却使孩子们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很多时候,为孩子着想也要考虑一下他们的接受程度,做家长考虑地过于周到并不全是好事。很多家长过分紧张,自以为能帮上孩子,其实很多问题孩子们都可以自行解决。做孩子需要家长做的事,这才能真正帮得上他们。”孙香萍说。

  对此,孙香萍建议:第一,家长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平和地面对高考。以家长的好心态来带动学生的好心态。第二,在注意加强孩子营养的同时,不能突然改变饮食结构,因为过多地进补,可能导致孩子的消化不良,反而会出现意外。第三,对孩子的关注要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为孩子备考创造宽松的家庭环境。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