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还是那个钱,穿上不一样的马甲,身份立即发生变化,这后面究竟尴尬了谁?
资料图片
“千元补考费”一出,举座皆惊
引发一系列反应的那条“千元补考费”新闻是这样表述的:
海南一所大学旅游学院有学生反映:因最后一个学期“挂科”,这几天到校申请补考时被告知,要缴费后才能参加补考。有学生说,现在,学校的老师们已明确告诉自己,不及格学分在5学分以下,按学年标准学费的1/6缴纳;不及格学分为5-10学分,按学年标准学费的1/3缴纳;不及格学分为11-15学分,按学年标准学费的1/2缴纳;不及格学分在16学分以上(含16学分),按学年标准学费全额缴纳。“像我在旅游学院的学费是每年6000元,如果不及格学分为16学分,岂不是要缴6000元才能补考?”有学生说:“我们班总共56人,七月份顺利领到毕业证的只有十几个人,为拿毕业证,同学们要缴多少钱?”学生们以“非常震惊”来形容听到这一消息的感受。
惊的不仅是学生,搜索“补考费”一看,网络上对此事骂声一片。称这所大学“违法”者有之,称其“权利自肥”者有之,矛头均指向了“教育乱收费”。
资料图片
“乱收费”情况惊人 教育部多次踩刹车
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曾对高校乱收费提出严厉批评:“现在的高校收费上瘾了!”
近几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规范高等学校收费管理的措施,包括保持学费标准的基本稳定,建立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组织多种形式的监督检查等等。
2005年5月,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严格规范了高校收费项目,“补考费”“重修费”“赞助费”“扩招费”“专升本费”“假期住宿费”等等费用统统被叫停。教育部发言人在2006年第5次新闻发布会上重申--禁止收取“补考费”等18项费用,保持高校的收费稳定。
看来,高校乱收费已经成为国人热切关注的话题,而一旦哪个学校敢“越雷池一步”,无疑会遭到猛烈炮轰。海南这所大学此次无疑是被“千元补考费”这个敏感字样推上了风口浪尖。
校方:“千元补考费”实为“学费” “我们收的不是补考费,而是这一批学生因为学分没有修够,需要延长学制,需要留级而收取的学费。”这所大学教务处陈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学校的学生从大一到大四上学期,每个科目都有补考机会。尤其是大四下学期,还专门安排过重修重考机会,这些补考均不收费。”陈处长说。 计划财务处胡处长说:“实际上就是留级,应该收学费,但学校考虑到以人为本,如果只缺几个学分,却收一年的学费就太多了,因此制订了按所缺学分比例分档收延长学制的费用。” 这所大学理工学院的一位老师表示,学校本是一片好意,却被学生投诉,如果说分档收费得不到允许,要交满一年的学费,那对学生来说更糟糕。 资料图片 穿上“学费”马甲就一路绿灯? 《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有如下表述:改按学分制收费后,高等学校可以对补考后仍不及格、需重新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收取学费,学费标准不得超过原来学习该门课程的费用标准,要保证学生能够按时、按质完成重新学习的课程,严禁只收费、不教学。 胡处长表示,物价部门正在对该校收费的事进行调查。“据我们初步了解,如果留级的学生按一年实际学费收取费用,反而没有什么问题。” 钱还是那个钱,穿上“补考费”的马甲要被物价部门严加制止;可穿上“学费”的马甲,就很有可能一路绿灯。但实际上,学生的负担并没有减少,这岂不可笑? 胡处长说:“上海最近一些高校试点学分制,给一次免费补考机会,如果还没通过,再修再考就按学分收学费。海南虽然是学分制教学,但是收费还是按学年收取。没有分成一个学分多少钱。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将学费划分成按学分制来收,可能也通不过物价部门的审核。因为没有相关批文。” 没有批文,学生们的利益就这样白白受损吗?因为教育系统自身不完善,学分制实行得不彻底,学生们就得受牵连,明明只需要修几个学分,却很可能要交上一年的费用,这样又合理吗? “最后应该怎么做,我们正在研究,还要咨询物价部门,要根据物价检查的结论处理。”胡处长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