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的沉重未来
2007-05-14
  民调显示进入婚恋阶段的独生子女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家庭的重负,就如同一座大山,死死地压在每个独生子女的身上。我们曾是最享福的孩子,但也将是最受苦的大人。等我们人到中年,将成为世界上活得最累的人。”网上一篇题为《独生子女的沉重未来》的帖子说出了不少独生子女的心声,因此被广泛转载。而跟帖的人里,绝大多数也表示自己“已经开始感到那种滋味了”。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3174人参与)显示,进入婚恋阶段的独生子女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在公众看来,这种压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夫妻两人需要赡养4个老人(72.1%);不会带孩子,自己还像个孩子(64.6%);“独”惯了,很难与人相处(59.9%);得不到兄弟姐妹的支援(47.9%)等等。

  “独生子女家庭担忧的首先是工作。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最怕哪一天自己会下岗。多生子女家庭,兄弟姐妹中有一个下岗,都是‘一人有难八方支援’,而独生子女家庭,却要独自承受这种艰难。靠小两口任何一方的工资,是很难养活一个家的,如果有个孩子,开销就更大了。”1980年出生的小王向笔者抱怨道,“都这么大了,哪好意思再向父母求援,而且老人们岁数越来越大,他们最终还得需要我们来赡养。现在还年轻,可是谁也保不准哪一天会面对失业,独生子女的小两口只能更努力地工作。”

  “坦白地讲,现在最好的工作轮不到他们,”上海翰伟科技公司的副总经理徐向龙直言不讳,“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是独生子女,心高气盛、频繁跳槽几乎是通病。”

  计划生育政策自1979年实行以来,到今年已经是第28年了。第一批独生子女陆续走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也正在承担起结婚生子、赡养父母的责任。但值得注意的是,社会对他们的看法并没有随着他们的长大而改变。

  在多数人看来,独生子女给他们留下的印象仍然不太好:80.8%的人觉得独生子女普遍“以自我为中心”,64.9%的人觉得他们“依赖性强”,63.3%的人认为他们“心理脆弱”。此外,“大少爷/大小姐脾气”、“娇气、任性”和“心高气盛、好高骛远”等选项的获选率都超过50%,而认为独生子女普遍具有“乐于助人”、“有个性”、“自信”等特征的人不足30%。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叶斌分析认为,目前在一些发达城市,独生子女比例已经占到90%。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很难承受职场挫折与失败带来的压力。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使他们难以客观地认清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往往表现得过于敏感或处理不当。步入职场,由于环境的改变,失去自我中心的优势,很多人变得有些无所适从。

  尽管如此,39.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选择结婚对象时,不会在乎对方是不是独生子女,而明确表示“绝对不会选独生子女”的只有28.7%。

  “我觉得,与非独生子女最大的不同就是,我感觉生存的压力非常大,主要是赡养父母的问题。所以,将来找朋友我绝对不会找独生子女,这样两个人的压力太大了。我知道跟我的想法一样的独生子女不是少数。”还在上大学的赵婧对笔者说。

  而社科院婚姻问题专家汪洁则对此表示了乐观的态度:“独生子女婚姻具有比较强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包括了小夫妻的互补和独生子女双方父母的互补。她解释,独生子女小夫妻各自从小到大无兄弟姐妹,往往会有一种孤独感,正是由于婚姻的缔结,使他们的心理得到了补偿。另外,他们的父母由于响应号召,终身只生一个孩子,但其中的大多数人内心还是希望儿女双全,那么子女的婚姻恰好可以间接地实现独生子女父母的愿望,给独生子女婚姻又增加了聚合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