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万农村娃中小学免费
2007-05-03

  1025万农村娃中小学免费

  免费义务教育今年有望扩至城镇困难家庭,渔民盐民水库移民等人群子女将得教育优惠

  核心提示

  2002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到粤上任第7天,首次调研便选在中山大学和省教育厅,人们看到了新一任领导班子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看到差距,张德江说,广东教育的步子还要迈得更大一点!那一年,广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远低于江苏、浙江。

  5年后,广东的孩子们逐渐享受到教育发展的硕果:1025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收学杂费、课本费,义务教育阶段“一个都不能少”的政策,让穷孩子入学不再难;创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2万贫困初中毕业生“零学费入读”中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4%,在校生总数达152.42万人。

  目前,让每个人都享受到公平、高质的教育成为省委、省政府正着手解决的课题,要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化、高中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已写入“十一五”规划。

  农村

  义务教育免费辍学率骤降

  分文不花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去上学堂?这种好事在2006年前河源东源县柳城镇围星村的陈启宏想都不敢想。在他的记忆里,最让他发愁的就是每到开学时,他就一边要东奔西跑为两个小孩子筹学费,一边还要给老师、校长讲好话,看能不能多宽限些日子或者争取一点困难补助。

  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另一个念小学。算下来,陈启宏说每学期至少也得准备千来块的学杂费,此外生活费也是少不了的一项开支。对于体弱多病、以种田为生的陈启宏来说,上学费用可不是个小数目。

  去年6月,广东省遭遇特大洪水,把他家的几间土坯房冲得七零八落。靠着政府资助的9000元,再加上亲威朋友给凑的两三万块钱和自己的一些积蓄,去年12月份,陈启宏家里盖起了一栋90多平方米的漂亮房子,卫生间里还贴了亮堂堂的瓷片,装的是厚实的磨砂玻璃门。

  更让陈启宏高兴的是,政府还把两个孩子的学杂费全免了。“现在再也不用为小孩上学的事情操心了,只要安心赚钱还盖房时欠的账就行了!”没了后顾之忧,住进新房子里的陈启宏咧着嘴直冲记者笑。

  在广东省,有幸享受到免费义务教育的农村孩子有1025万。我省去年投入31亿元,从秋季起在全国率先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为农村户籍的中小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实行多年的“收费”义务教育在我省农村画上了句号。

  新政实施后,我省农村的辍学率明显下降。据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队调查,2006年秋季的中小学辍学率普遍较低,例如东源县2006年秋季辍学人数17人,辍学率仅为0.04%,初中辍学人数87人,辍学率为0.37%。

  而从今年秋季起,不光是学杂费,农村孩子的书本费也将一并免了,为此,广东将投入46.39亿元补助资金。

  城市

  城镇贫困户今年或同享“免费”

  “免费义务教育下乡了,什么时候能进城呢?”农村全面实施的免费义务教育,让广州越秀区广大路二巷的困难户刘姨羡慕。她儿子在解放路附近一所中学上初一,每学期学杂费、生活费等加一起得1000多元,对下岗多年的她和丈夫来说可是笔不小的负担。

  刘姨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起了账。她跟丈夫双双下岗后,一直靠在广大路附近开个小小的缝纫店为生,给人家修修裤脚、补补扣子,每月收入才800元左右,一家三口至今挤住着20平米的老屋,房租每月100元,再加上水电等各种费用,一家人的生活过得相当拮据。

  “如果城里义务教育也免费,每年将近1000块钱的学杂费、书本费就能省下来了。”现在,刘姨最期盼的就是广州市区也早点实施这项好政策。而像刘姨家这样的困难户,在广州、佛山、东莞等珠三角中心城市中并不少见,他们同样在热切盼望着。

  让每个穷孩子都能读上书、读好书,从中央到地方,一直都是各级政府决策的重中之重。今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公开表示,在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基础上,将适时考虑逐步推进城市义务教育免费工作。

  省有关部门也透露,广东正考虑在今年把免费义务教育对象扩大至城镇贫困家庭,具体的资格核定等方案已在讨论。同时,各级政府也把解决非户籍人口子女义务教育读书问题列入民心工程,为他们提供更多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此外,我省还准备出台相关方案,对全省50多万渔民、盐民、水库移民、离开土地的困难居民、城镇低保户、城镇下岗工人以及城镇的残疾人等7类人群子女义务教育实施补助或全免收费政策。

  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免费义务教育的光芒将普照到我省每户家庭身上。

  观点

  教师待遇考验施政智慧

  农村义务教育免费了,广大学生家长叫好,可是有些山区的校长却开始叫苦了,因为学校经费出现缺口。民进广东省委去年下半年的调研发现,免费义务教育补助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到位,不能保证专款专用,以及农村教师因待遇太低流失严重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调研人员称,有的地方反映省的两免补助金额比当地普通中小学收费标准低,如连山县每年每生就少了40元,全县一年少了63.5万元,地方财政无法解决这部分差额资金,只能由学校买单,而学校属财政拨款单位,按政策又不能向学生收取,致使学校经费运转困难。有的初中校长反映,政策规定每生每学期补助资金204元远远不够用。

  有专家提出,农村教师流失严重,在编教师工资福利状况堪虞,民办教师问题仍然突出。部分农村地区教师缺编严重,只得低价请人代课。由于收入低,部分山区小学连代课老师也难以聘到。在编教师收入低,福利无保障,培训经费不落实,要教师自己掏腰包。据某山区教师反映,其月收入1000元多一点,但有1个月培训费竟花去了800多元。

  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社员孟浩告诉记者,他的博客上,就经常见到山区教师发出的求助帖子。英德、花都今年有很多老师都曾通过各种途径表达过诉求。孟浩认为,这样的集体活动反映出的是利益诉求的一次表达,而不是故意和政府作对。能否妥善解决农村教师的待遇问题,考验着政府的施政智慧。

  民进广东省委建议,由省政府统一制定我省教师工资和补贴的标准;对边远地区的教师发放补贴,让他们安心工作,也吸引新教师到这些地区任教;省政府对部分财政收入困难的地区实施教师工资专项补贴。

  数说五年

  20.28亿

  我省2001年开始建立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免收义务教育阶段书杂费制度,当年受益学生90.7万人;2002年开始享受免收书杂费的学生扩大到103万人。2002-2006年,省财政共安排“两免一补”专项补助资金20.28亿元。

  1025万人

  2006年秋季起,广东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政策,惠及1025万农村学生。由此,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切实得到巩固和提高。

  24%

  2006年,全省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33.53万人,比2001年增加19.6万人,增长了141%;普通高校在校生100.86万人,比2001年增加62.6万人,增长了16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比2001年的14%提高了10个百分点。

  102所

  高等教育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0年至2005年,普通高校从52所增加到102所。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都市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