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加爵VS赵承熙:你能宽恕校园杀人恶魔吗?
2007-04-29
美国民众写给赵承煦的话中,有一句是“希望许多人能把心中对你的怨恨,转化为宽恕”。这是一种何等宽阔的胸怀?这又显示出一种何等的人性之美?正如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面对马加爵的骨灰,面对第三十三块悼念石,还有什么能比宽恕的胸怀更能让人们警醒、反思和震动呢?

伟大的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世界上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则是人的胸怀。

马加爵杀人事件过去了近3年,阴影却仍留在他的家人和受害者家属心中。马家爵被枪决、火化后,马家人因“怕再被人指脊梁骨”,主动放弃去领取马加爵的骨灰,骨灰至今仍留在殡仪馆(4月27日《潇湘晨报》报道)。

看到马加爵的父亲马建夫“发花白、神沧桑”,看到马加爵的母亲马存英“泪如泉涌”,看到马加爵年近八旬的奶奶“满脸泪花”……我们怎么能不感到一丝悲悯与悲痛?我们要知道,不仅被杀害的人和他们的家属是受害者,老年丧子丧孙的马家人同样也是受害者。

跟马加爵骨灰形成反差的是:今年4月21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悼念仪式中,33块纪念遇难者的花岗岩悼念石被摆成一个半圆形、放在操场上,其中也包括了凶手赵承熙的悼念石。悼念者认为,赵承熙虽然犯下残忍的罪行,但学校和社会此前没能对精神有问题的他提供适当的治疗和心理咨询,他们对此感到遗憾,这样做同时也是为了安慰失去他的家人。

美国民众写给赵承煦的话中,有一句是“希望许多人能把心中对你的怨恨,转化为宽恕”。这是一种何等宽阔的胸怀?这又显示出一种何等的人性之美?正如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面对马加爵的骨灰,面对第三十三块悼念石,还有什么能比宽恕的胸怀更能让人们警醒、反思和震动呢?

仇恨永远不能化解仇恨,仇恨之火只会引发更大更多的仇恨;只有宽厚仁慈的爱,才能消释天大的仇恨。人的胸怀,之所以比大海天空还要宽阔,是因为人懂得包容和宽恕。但愿三年后仍留在殡仪馆的马加爵骨灰,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操上的第三十三块悼念石,能够唤醒一些国人沉睡的心灵,使这颗心变得更加宽恕。

让我们重温一下雨果的另一段话吧:宽容就像清凉的甘露,浇灌了干涸的心灵;宽容就像温暖的壁炉,温暖了冰冷麻木的心;宽容就像不熄的火把,点燃了冰山下将要熄灭的火种;宽容就像一只魔笛,把沉睡在黑暗中的人叫醒。

红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