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达志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如何珍惜、保护自己的生命?如何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如何正视死亡,预防非正常死亡的发生?如何走出成长的误区,建构积极向上的人生,创造生命的价值与辉煌?如何心智健全、无怨无悔走完这一生?
生命教育,这个全新的课题,就这样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它不光是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整个成人社会的方方面面与和谐社会的未来,跟我们每一个人相关。刚刚过去的美国弗吉尼亚校园枪击案,可以说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并不遥远的马家爵案、浙江萧山六名未成年人杀害一名学生的案件,也早已告诉我们,生命教育应该成为中小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以此促进青少年生理、心理、社会、灵性全面均衡健康地发展。退而言之,生命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延伸和补充,理当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占据重要一席。
石室中学率先在西南地区中学中推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写自己的“墓志铭”,引导他们理性认识生命的本质和过程,正确面对学习、就业、情感压力和所遇到的各种各样困难与挫折,从而养成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善待自己和他人以及所有生命体的自觉意识。此做法形式新颖、效果良好,值得在全市中小学中认真推广。
当然,生命教育是一个科学的教育体系,撰写“墓志铭”只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和生动形象的教育形式。目前最要紧的是,必须充分认识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把它放在和德智体美教育等重的位置上——别忘了泰戈尔大师的至理名言:“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