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考勤”:强扭的瓜难甜
2007-04-21

  19日上午10时,湖南大学美雅国际教育学院加拿大工商管理一班的蔡煜同学来到教室上课时,先站在黑板右侧,用手指按了一下设置在那的指纹考勤机,随着“滴”的一声,她的指纹已通过确认。对在校大学生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点到方式。

  湖南大学使出的这招“指纹考勤”是企望借力高科技的信息化管理,来给学生们不羁的个性套上辔头,从而遏制各类“逃课”、“替课”歪风,并重塑校园新风的思路,也堪称煞费苦心。不过,这扭转学风、严肃校纪的想法和初衷固然没有问题,但是仅凭“指纹考勤”一招就想从本质上扭转大学学风,则有将深层次问题表面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之嫌。

  首先,这记录考勤的招数,大学并非从未使过。一些高校教师为了减少逃课现象的发生,为了保证课堂上的“上座率”不至于过于难看,传统的课前点名在不少高校的课堂上还是在继续使用的,“点名考勤”与“指纹考勤”在本质上其实并无不同,只不过前者用的是传统土办法;后者披上了高科技的“新马甲”罢了。可见,“指纹考勤”不过是形式上的新花样罢了,在减少逃课方面的功效未必就比显得老土的“点名法”高出多少。

  其次,用“按指纹”法确保“考勤”,实际上还是落入了硬性强制的套路中,其本质上与大学所崇尚的自由精神严重背离。大学生毕竟都已成年,其自控能力也相对成熟,自觉性差者固然有,但并不能构成主流。更多的情形下,“逃课”、“替课”成风的根本原因恐怕还得从课堂本身找原因。

  由此可见,高校“指纹考勤”不过是披了件“新马甲”,这种强加的外力,即便是能将学生的“肉身”逼入教室,也不能保证他们的思维和魂灵就确实在场,如果反而把课堂变成补觉、看小说甚至聊天的场所,恐怕绝非是高校增加课堂“出勤率”的初衷吧。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不断改善和优化高校的课程设置,积极提高教学水平,用课堂本身的精彩度和吸引力来抓住学生的心,并自然而然的提高课堂的出勤率,才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也才是对大学自由精神的应有尊重。正所谓“强扭的瓜”其甜度不如“自由恋爱”,这一朴素的真理,放诸“大学生”与“课堂”二者之间的关系上,也一样是情同此理。

来源:中青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