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这是学校在推卸责任,虽然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但只要是在校生,学校就应该维护学生的权益。”
“学校可以用很多告诫方法,为什么非用这种方式来告诫我们?”这几天,因为学生们签订了一份由校方拟定的协议书,新疆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分院掀起波澜——这份协议书被学生称作“生死协议”。
该校大多数学生认为,学生身上可能会出现的意外事件,学校全都列在这份协议上,是要把责任推卸干净。也有学生认为,如果学生真的发生什么事情,学校还是脱不了责任的,这份协议只是给学生一个警示而已。
在拟订这份协议时,学校并没有提前告知学生,而老师让学生签协议时,是在课间10分钟内,突然拿出上千份协议,还没等大家拿定主意,就草草签字了事,此后学校也未给学生做任何说明和解释。协议上注明是一式两份(学院1份、学生1份),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学校并没有给学生1份,很多学生认为,这样做对学生不公平。
该校为记者提供了一份被称作“生死协议”的《新疆教育分院学生安全责任协议书》。
这份协议有两项为学校分院责任条例,内容为:(1)学校要树立“安全压倒一切,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预防为主、共同作好安全工作;(2)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维护学校秩序和学生人身安全。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高校学生安全工作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协议书称,大学生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的自然人,能够为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出现下面因素造成学生人身伤害的,学生自己承担相应责任:(1)违反学校禁止性规定的;(2)私用电器的;(3)自杀、自伤的;(4)在假期离校、返校过程中发生的;(5)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发生的;(6)地震、雷击、洪水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造成学生人身伤害的,而学校已经履行了响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的;(7)学生在校期间,因他人行为不慎引起人身伤害的,由伤害人承担相应责任;(8)他人故意侵害学生的,由侵害人承担责任;(9)学生因行为不慎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者故意侵害他人的,由学生承担相应责任……
新疆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分院院长库热西·艾赫麦提表示,这份协议是为了响应国家和自治区教育厅有关高校安全工作规定,由于该校地段比较偏僻,打架斗殴事件常有发生,学校在治安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他说,此次出台的协议书只是学校为给学生们一个警示和告知而已,最终目的是为了建设“平安校园”,如果学生真的发生意外了,学校还是会承担相应责任的。
新疆自治区教育厅负责人看了“生死协议”后表示,所谓责任书应该是双方都达成协议提出的,不能只由学校一方提出那么多学生责任条例,此协议书只能作为校内部管理规定,不具备法律效益,学校这样做不合适。他还表示,如果学生真的发生意外,这份协议是无效的。教育主管部门会和学生家长一起对学校进行责任追究。(本报乌鲁木齐4月15日电 实习生 吕思思 本报记者 刘冰)
由于孩子太小,自我约束控制力比较差,虽然千叮咛,万嘱咐,但是每次孩子自己乘车回家时还是不放心,“家长教了不等于管了,孩子听了不等于做了”。 >>>详细
我们现在给孩子们说的许多安全教育是一种‘禁止式’的,比如游泳可能会发生溺水,老师会告诉学生:不要去哪里哪里游泳!而不是告诉学生去游泳后如何避免危险事故发生和一旦发生事故后如何自救或求救。但事实上,这个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往往很好奇,总会做一些尝试,甚至做些老师明令禁止的尝试。 >>>详细
中小学的安全教育应当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事情,比如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市政、公安对校园潜在危险的积极响应,社区、家长的安全意识提高等都非常重要。同时他希望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出台,比如对中小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的明确规定,在校园周边及有未成年人的场所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详细
小磊一直闷闷不乐,他说:“老师教过要呼救,但是我的脖子被勒住,叫不出来,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虽然事情已过去好几天,但从小磊的语气中,可以明显感到,抢劫留下的阴影没有散去。“万一恶少手中有凶器,盲目呼救反而更危险!”小磊的母亲担忧地说。 >>>详细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