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生安全教育 就是对生命负责
2007-04-16
学生安全教育期待突破“瓶颈”

    谈到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3月25日,西安市雁塔区一所中学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安全教育现在的确是每个学校的大事,但现在学生安全教育以学校老师灌输式为主,真正实践得少,学生对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极差。要提高学生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就要多开展实践活动,尤其要开展校外实践,但现在学校开展校外活动都有严格的规定,无疑这就产生了矛盾。这也是目前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瓶颈’!”

    据这位校长说,学校现在对学生开展的安全教育从来也没有忽视,一方面,在学生现有的课程中,有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的安全教育内容,渗透到课本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升国旗、主题班会、课外安全教育活动等方式,在学生中展开安全教育。“从目前安全教育课的数量上看还不少,但真正所起到的作用,我们知道效果不是很好,许多学生往往听后就扔到脑后了。”

    “尤其现在学生社会实践特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能力很差。比如我们在小时候,对安全教育的强调远远不如现在,学生们放学也一样到河里游泳,但也没有出太多的安全事故,主要就是当时的孩子通过各种社会实践,自己已经掌握了一些应对的小经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强。但现在许多学生基本上没什么自救能力,一旦遇到突发的安全隐患,往往是不知所措。实际上,我们现在给孩子们说的许多安全教育是一种‘禁止式’的,比如游泳可能会发生溺水,老师会告诉学生:不要去哪里哪里游泳!而不是告诉学生去游泳后如何避免危险事故发生和一旦发生事故后如何自救或求救。但事实上,这个年龄段的中小学生往往很好奇,总会做一些尝试,甚至做些老师明令禁止的尝试。”

    谈及学生的安全教育实践,这位校长也深有苦衷:“我们也知道应该通过更多的社会实践来给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这样效果会更好。但现在,组织学生春游、爬山等等,教育部门、甚至相关职能部门都有明令规定,这让学校也只能是束手束脚,只能在相对更安全的境况下开展一些活动。这必然会造成经常讲安全,却不可避免地常会发生学生安全事故。也希望能打破这个‘瓶颈’,让学生受到有效的安全教育,让学生学会认识危险、躲避危险、化解危险!我更希望大家不要认为只有哪一天是‘安全教育日’,应该把每一天都看作是‘安全教育日’!” 

  学生对安全教育不满意

    目前,许多中小学虽然也给学生设有相关的安全教育,主要内容基本上限于校内安全,比如在进行跑步、打球、踢球、单双杠类的体育活动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等,老师就一些可能发生的不安全情况的避免和事后处理,给学生一些示范。针对校外的安全教育,多以交通安全教育为主,但主要形式也是请交警或相关人员讲课。好一点的,会有针对性地给学生组织一些安全防范实践或演练。

    但这种单一说教方式的安全教育,是否能赢得学生的心?昨日,记者也就此随机采访了几位中小学生。一名叫丁丁的五年级学生说:“学校的安全教育大部分是让我们听老师讲,但总是干巴巴的,没有意思,老师说的当时记住了,过后印象就不深了。希望能给我们放些录像,或者是搞些我们能动手参与的。”长安区三中初二的一位陈同学说:“老师说的安全教育有时觉得很乏味听不进去,如果能多增加一些实际操作或者安全演练类的更好。”受访的学生都对学校的安全教育模式有些不满。

安全教育寄希望于学校

    虽然多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中小学的安全教育已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尤其引起了许多家长的重视。但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有些家长在出行时,不仅自己不注意,还带着孩子闯红灯或逆向而行。记者昨日拦住一位手拉着女儿逆向而行的家长问,这位孩子的父亲不好意思地解释说:“女儿赶时间去听英语课,今天路上堵车,刚才想赶时间,所以违规行驶了,下次我一定注意……”但他的行为,无疑给女儿做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

    家住育才路的学生家长张惠女士说,女儿在中学上学,自己给女儿的安全教育其实也仅限于日常的一些提醒,比如“骑车子要注意”、“过马路要小心”之类的,其它的安全教育也不知道该怎么给女儿教。“对我们家长来说,在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上也更多地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老师,老师会相对系统地给孩子传授一些方法。”采访中发现,这位家长所说也是目前很多家长的共同想法。

    让安全教育贯穿教育始终

    针对当前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西安市交管支队6大队宣传科科长彭青文在接受采访时说,大家都知道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是重头戏,但学校受升学率所限,也只能开展很少量的安全教育。但国外的安全教育,往往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且特别注重实践训练。希望我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也应该从幼儿抓起,专门开设相关课程,作为各类考试时的必考课,让安全教育贯穿教育的始终,以引起更多人对安全教育的关注。

    “同时,现在许多年轻父母的交通安全意识极其淡漠,在日常言行中根本给孩子起不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孩子很容易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事实上,在安全教育,尤其是交通安全教育方面,父母总是最能影响孩子的,其次才是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的教育和影响。家长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和学校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才能更好地给孩子教会安全学习、安全生活!”(记者 郭红文 实习生 孙烨)

来源:三秦都市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