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该对孩子交通安全的“盲点”负责?
2007-04-16
家长带头违反交规 孩子车上打闹嬉戏 学校管理鞭长莫及

    今天(26日)是全国中小学生第12个“安全教育日”。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06年中小学安全事故总体形势分析报告显示:2006年全国各类中小学生事故中,交通事故约占20%;事故发生地点中上下学路上占32%;事故责任分析中社会交通与治安占27%……交通安全给中小学生带来的伤害比例在各项事故伤害中仍然居高不下。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学校、广大家长和孩子们的再次高度重视。

    近年来,为加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积极采取各种卓有成效的措施,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然而,记者在省城调查发现,社会、学校和家庭在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盲点”。

    交通安全 “盲点”堪忧

    记者在市望江路卫岗段、濉溪路双岗段、清溪路等公交站点进行了调查,发现中小学生在乘坐公交车时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行为:有的是由于上学、放学期间乘车人员较多,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争先恐后地挤公交,这些家长中有的是爷爷奶奶,有的是爸爸妈妈,全然不顾交通法规和文明乘车习惯;一些没有家长带领的孩子结伴乘车时玩耍不分场所,公交车上打闹嬉戏现象普遍。

    日前记者乘坐901路公交车路过南七站时上来两名中学生,还没坐稳就打闹开了,你摸我一下脑袋,我拍你一下肩膀,因为当时车厢内比较空荡,在″战争″不断升级后,两人开始前后奔跑,吵吵闹闹的让不少乘客皱起了眉头,忽然车身猛地一颠,一个正在车内奔跑的学生一下子踉跄向后摔去,幸好有个乘客眼疾手快,将其拉住,才避免发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在大家的劝责下,两人方才乖乖坐回座位。当记者问他们:老师和爸爸妈妈有没讲过乘车要注意安全时?他们有点羞怯地回答道:讲过。

    驾驶11路公交车的高师傅说:小孩子车上打闹十分平常,虽然加以劝告,但是很难起到效果,而司机要集中注意力开车,也不可能看紧那些小孩子,所以只要别闹的太过分,一般都不会管他们。129路公交车上的王师傅告诉记者,现在合肥市正在大面积修路,路况比较差,坑坑洼洼的,有时候大人抓着扶手都站不稳,那些打闹的小孩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有一次亲眼看到几个十来岁的学生乱哄哄的挤上车,打打闹闹的,后来在机研所附近颠簸的厉害,几个小孩都赶忙去抓扶手,其中有两个抱着一起摔在地上,幸好没有受伤。

    有关人士指出,公交车安全已经成为学校与家庭之间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一大“盲点”。

    教了不等于管了

    近年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方面的高度重视,并且成为学校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教育部日前也发布了《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学校在教学中贯穿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小学生造成的伤害。

    记者从多个学校了解到,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已经列入本校日常工作范畴,学生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屯溪路小学的陈罡副校长告诉记者,3月份以来,屯小陆续开展了多项安全教育活动,其中一项就是邀请交警大队到学校开展交通安全现场模拟教育。对小学生在公交车上的安全“盲点”,屯小多年采取持续教育,引导学生文明乘车,陈副校长同时指出,该校学生基本上是“就近入学”,安全“盲点”不是很普遍。合肥市42中校办主任方立平老师告诉记者,该校学生目前仍以乘坐公交车为主,以前也曾出现过学生因自身约束不足引起的事故,近年来学校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加大对学生及其家长的教育、引导力度,学生安全有了很大的改观。

    孩子在师范附小读书的张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家庭距离学校较远,有时候不能接送孩子,就对孩子的乘坐公交车时提出具体要求,比如不要站在机动车道上等车,不要和别人挤车,车上要抓好扶手防止跌倒,尤其不要在车上和同学打闹等。张先生同时也表示,由于孩子太小,自我约束控制力比较差,虽然千叮咛,万嘱咐,但是每次孩子自己乘车回家时还是不放心,“家长教了不等于管了,孩子听了不等于做了”。

    很多学校也表示,老师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上学、放学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管理上存在困难”。

  谁该对“盲点”负责?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达10万余人,其中中小学生的比例达20%以上,而伤者更是不计其数,其后果不仅直接造成中小学生的人身伤亡,而且使无数个幸福家庭片刻间支离破碎。中小学生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加,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望车生畏,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家长提心吊胆,忧心忡忡,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被打乱;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受到干扰……中小学生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

    有关专家分析指出,中小学生中出现交通安全事故很大一部分是在家长和学校教育管理“盲点”上出现的:有的家长不会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甚至带着孩子违反交通规则;孩子活泼好动、自控力差、好奇心强、安全意识淡薄;学校虽然进行了教育,但是对校外安全管理鞭长莫及。

    校方认为,学校有义务也有责任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但仅靠学校单方面管理显然捉襟见肘;很多家长建议出台一部校园安全法规来弥补安全″盲点″上的空白,规范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合肥市教育局法规处吴庆防处长认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性、艰巨性、长期性的工程,要中小学生安全“盲点不盲”,需要社会共同努力。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对孩子影响深刻,因此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个文明市民,在遵守交通安全方面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家长和学校要共同督促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养成文明乘车,文明行路的好习惯,只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加强青少年自保意识,提高自保技能,才能形成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良好局面。希望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呵护下,孩子们能拥有一片安全、和谐的天空。

来源:合肥晚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