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新一代知青?
2007-04-12

日前,北京的大学生村官选聘报名刚刚截止,而山西省选聘8000名大学生到农村任村官的工作即将开始,通过两省市的一些同一工作的某些细节对比,能看出我国尚处在探索阶段的大学生村官聘任制仍待完善。

北京1.9万多名大学毕业生报名当“村官”,其中研究生1800多名,还有17名博士生报名,录取比例达到6.3比1(《京华时报》4月6日)。如此盛况得益于北京特殊的区位优势及其他一系列的政策,比如凡北京高校毕业生聘用两年连续考核合格者,可办理北京户口;工作满两年后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总分加10分,3年合同期满后表现特别优秀者,可推荐免试入学;另外,在3年合同期满考核合格通过相关公务员考试的,可优先录用为国家公务员。表现优秀的,还可列为副处级后备官员。以上四大优惠政策勾勒出一个大学生村官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图,怎么能不令人神往?由此,北京的录取比例达到6.3比1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比之下,山西省招聘的大学生村官的诱惑性就少了很多。“受聘人员任职前,由所服务的县及有关乡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合同期一般为3年(免试用期),期满后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续签合同。根据本人意愿,户口可落回生源所在地,也可落在所服务县政府所在地。受聘人员的薪酬,参照所服务县全额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标准执行,所需经费由所服务县财政负担”(《中国青年报》4月6日)。

对照北京,山西没有一张优惠牌可以打,唯一可体现一点吸引力的政策,应该是今后“可以担任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的承诺。当然,其前提是“经考察特别优秀、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且所聘村没有合适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人选的”——也就是说,即使是村支书或村委会主任,也不是一个谁都能摘到的苹果。

今日的中国,已经不是“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年代,必须正视每一个知识个体对于自我发展的合理追求。大学生村官也存在能否适合? 是否合格? 能否留下? 如何继续培养等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仅仅把好选聘关就能一劳永逸的。应该给这个群体一条进入国家公务员序列的通道,或者让公务员序列与此群体形成一种“对流”,才是一种更务实的做法。事实上,在一些省市已经尝试进行两者的对接,比如陕西省,已经将有下村任职经历作为其公务员录取的前提。

那种将大学生村官的终点定义为“占村为王”"终身插队"的做法,使公务员队伍跟大学生村官制度从一开始就割裂开,被另眼对待,无助于激励大学生奔赴广阔天地,形不成人才的良性互动,将会使建设新农村建设的雄伟计划大打折扣。

时代信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