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个幼儿园会有多难?
2007-04-11
  头两三天就开始排队

  如果不是家有小女该上幼儿园,我想,我不会体验到报考幼儿园也会这么难,为人父母也得这么疯狂!不知是有幸还是不幸,我也是为孩子报考北京市六一幼儿园的家长之一,因此亲身体验了这次“疯魔”。


“我今天赶考”

  4月7日上午是六一幼儿园为今年九月招生报名的时间,在网上有明确的招生简章。半个月前,我和孩子她爸到六一幼儿园考察了一回。看门人说:“报名不是很容易,往年人很多,头两三天就开始排队。当然今年也许不一定啊!我一说,你们一听……”


幼儿园放号

  我天真地想,恐怕6号晚上就得来看看。她爸爸也表了决心――为了孩子排队!

  周五一早,孩子的爸爸打来电话,“我在六一幼儿园门口,这里有好多人啦!有人自发地发号,我拿到了185号!”


家长在排队

  他说,六一幼儿园今年招生,小班名额是180人,中班50人。形势不妙啊!于是我当天把孩子从通州姥姥家接了回来,因为报名时必须得孩子亲到,要面试的。

  晚上十一点钟,我拎着一个大包装着羽绒服、毛毯来到六一幼儿园。幼儿园附近停满了车。可是排队的人呢?孩子她爸呢?

  幼儿园大门北侧有一片停车场。车在外侧,人们都排在里侧、墙根儿底下。我放眼去找,这么多人啊!大概两百多人,坐着马扎的,支着帐篷的,坐在行军床上的,点着蜡烛聊天的,就着烤串喝酒取暖的,围成一圈儿打牌的。

  没有路灯,人们在夜色深重的背景下如同鬼魅一般,像极了买经济适用房等发号那个阵势。

  北京电视台的记者也来到这里进行采访:“您为什么想把孩子送到六一?您觉得这么辛苦地排队值么?”

  终于找到了孩子她爸。他说,必须得排一宿了。有人周四早上就开始排了。目前手里的号是“六一幼儿园家委会”发的,不是幼儿园发的,明早如果人不在就不好使了。

  排队的人形形色色,有些人显然不是孩子父母:有老人、保姆,还有小时工。

  车里也有人。有的一家三口就在这里过夜了,爸爸在排队,孩子和妈妈在车上忍一宿,省得第二天赶不及。

 “一定要把孩子早点带过来”


“我今天也赶考”


园外的已经没多大希望了

  我没有在那熬一宿。孩子她爸说,“你得回去,明天早上一定要把孩子早点带过来,幼儿园是见孩子才发正式的号;八点报名,你得七点带孩子过来。”

  这任务很艰巨。午夜时分,我这个新司机开着车子走西五环狂奔回家。早晨七点多,孩子还有姥姥姥爷都被我拉到六一幼儿园。

  天哪!人更多,车更多了。六一幼儿园门前那条路本来就窄,现在更窄,两旁都停满了车。我只能在两三百米以外的地方泊车。

  一家老小夹在车流中好容易才走到幼儿园门前。孩子他爸红眼兔子一样跳出来,抱起孩子亲一亲,交给我幼儿园发的正式的号――“45号”!。

  几名警察在维持秩序,据说是早上五点就到岗了。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坐在大门内隔着栅栏发号,每个家长拿着户口本登记领号,领到号的人都欢呼雀跃。大队人马却在警察拉起的布条里曲曲弯弯地排着大长队。阳光很暖,天空很蓝,人们的脸上却写满了焦急、渴望与疲惫。

  八点半钟,前五十号的家长、孩子可以进园了。顾不上欣赏这所幼儿园的优美风景,大家都上满发条一样赶紧排队。首先是领表、交五十元钱,然后填表、答家长问卷调查,接着再去排队给孩子体检,排队让孩子面试,排队等院长签名收下报名表。但是报名还没完,要等5月14日网上登出录取名单,只有那时候见着孩子的名字才算录取了。

  当天上午,六一幼儿园共发放500多号,实际只录230个孩子。

 排队也许最公平


一切为了孩子


排队

  北京市六一幼儿园座落在玉泉山下,西五环功德寺桥附近,距离颐和园不远。

  六一幼儿园的前身是延安第二保育院,被称为“马背上的摇篮”,主要接收中央领导的子女及其后代,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对社会开放。由于环境优美、师资优良,这些年一直生源不错。

  出于记者的职业习惯,我跟一位幼儿园负责人攀谈起来。我问她,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报名如此困难的局面么,比如增加些名额。她说,六一幼儿园现在面向全市招生,报名的人确实很多,但在教育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为保证优质的教育水平,不可能扩招;如果实行网上报名,私底下的走后门、托人办事更难避免;排队虽然辛苦,却是最公开公平的。

  近午时分,我们离开时,依然有许多人在园里排队,依然有许多人在园门外围聚着等着叫号。工作人员说,已经叫到220号了,后面的人希望不大了。

 孩子迷恋的地方

  六一幼儿园是北京市为数不多的全寄宿制幼儿园――从周一到周五,白天黑夜全管,家长只需周末接回孩子;即使孩子生些小病,幼儿园也有小医院专人照料,家人不用操心。


报完名了,看六一幼儿园养的孔雀去

  我们为孩子报考六一幼儿园缘起一位同事的极力推荐。据说她家女儿小的时候换了几家幼儿园都不适应,爱哭爱闹不愿意上幼儿园。孩子刚转到六一幼儿园,被老师牵着手遛了一圈就爱上这里,轻松地跟妈妈挥挥手“你走吧!”以后,即使家长周末来接,孩子也对幼儿园恋恋不舍地。

  听起来简直像个神话啊!我的小姑娘去年九月底、两岁三个月大的时候曾经送过幼儿园,只有四天,就因为郁闷而生病,身心都受到伤害一般,可怜巴巴地哀求我“妈妈,我不上老师家!”――她把幼儿园看作老师的家。她病了一个多月才好利索,然后天气渐凉,一冬都没再回到幼儿园。

  因此,我们才决定――为孩子报考六一幼儿园,希望她健康快乐地成长。

来源:国际在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