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帮“糖葫芦才子”找到工作的?
2007-04-03

“卖糖葫芦”北大学子就业 被给予教授级待遇

1月12日之前 大连普兰店市安波镇大山脚下的武家西屋炕头上帮助妈妈穿糖葫芦。

1月12日 媒体通报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生待业在家做糖葫芦

1月13日 更多内幕接踵而来:曾是高考状元,父亲后悔让其报北大

1月14日起 大连市人事局的相关领导专门研讨了武小锋的情况,并将为其提供最适合他的岗位。人才中心毕业生指导部的刘华部长已经带领相关人员赶到武小锋家,与武小锋直接进行了交流。为武小锋举行的双向选择见面会拉开序幕。

1月20日下午4点 武小锋决定:到鞍山“爱母医疗”工作。被给予教授级待遇。

1月23日 卖糖葫芦北大学生武小锋没有试用期直接上岗。

是谁帮武小锋找到了工作?

头号功臣:媒体

北大毕业生在家卖糖葫芦的新闻传播开来后,当地人事部门立即主动牵线,国内多家企事业单位也争相抛出“橄榄枝”。但武小锋采取的是坐等上门的态度,几乎没与用人单位进行过充分洽谈。媒体的呼吁与关注或可在非常局部的范围内让类似武小锋这样的大学毕业生获得就业的机会。但是仅有媒体的关注是不够的,成就武小锋就业之路的另外一个关键就是他的身份:北大毕业生。

二号功臣:北大

如果武小锋不是北大毕业生,也许媒体就不会报道,公众自然无从了解其人其事,其求职的柳暗花明自然无从谈起。

如果武小锋不是北大毕业生,即便媒体报道了,相关部门会不会专门开会研究,并由相关部门出面,都颇值玩味。因为,“北大毕业生是人才,怎么能浪费”指导思想的诞生,似乎并非可以完全套在其他高校身上。

如果武小锋不是北大毕业生,他会不会不“怕被同学笑话”,坦然地接受“条件不好的单位”,或许现在已经就业了呢?

如果武小锋不是北大毕业生,它会将糖葫芦卖到几时?他会不会像其他毕业生一样,在被誉为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峰值的2006年,继续在求职的路上跋涉?

来源:腾讯教育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