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青年(社会思考) 2010-07-13 12:54:18 阅读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回家探亲路,遭遇狠心司机,被烈日烘烤
气焰嚣张客运司机 虐待可怜妇女儿童
一、被甩客
2010年6月30日,我和老婆带着8个月大的孩子乘坐从石城到鹰潭的班车,计划从鹰潭转坐火车回老家探亲。
或许是受洪水影响,班车不能按照原定路线和时间到达鹰潭,改道后到达时间预计是下午1点左右。改道到下东乡高速的东乡第三加油站时,司机停车让大家方便。不久司机叫“上车了!大家上车了!”等我老婆上完厕所(后来才知道我老婆正好又开始来例假了,却又忘记了带卫生巾),其他乘客已陆续上车。这时,本来身体不大舒服的小孩又尿湿了裤子。就在我们埋头给孩子换裤子时,司机没有按一声喇叭,更没有下车来催我们上车,就发动班车,扬长离去了。等我发现车子走了,要追上去,车子已经走远,不一会就消失在视线中。
二、被责骂
当时已经近12点,太阳出来了,却是烦热得很。我和我老婆陷入迷茫中好一会。随后我老婆含着眼泪说了句:“现在怎么办啊?”我安慰着说不要紧,先冷静。
拨打114查询到客运站的电话,打过去没人接。拨打110也不管。
这时,小孩又惊又饿又渴,哭闹不止,我老婆急得也跟着哭。我们终于走进了加油站办公室请求帮助。加油站工作人员尤其揭淑芳女士热情帮忙,安慰我们照顾好孩子。当时她们没有开水,就告诉我们到路对面一个好像是售楼处去要来开水,给小孩冲奶粉。可孩子喝了奶粉却全部吐出来再也不肯喝了,额头还有点发烧。揭淑芳女士给外面车子加完油回来,又忙着把小孩吐在办公室地板上的呕吐物清理干净。
情急之下,又电话石城亲友,叫帮忙。抽这空,我老婆才问工作人员买了包卫生巾去处理例假。不久亲友来电,周转几个电话,终于联系上客运司机。
“请问是石城到鹰潭班车的司机吗?”我拨通了电话。
得到肯定答复后,我说我们被扔在了东乡加油站,他很不客气地说了句“你们怎么那么磨磨蹭蹭的?!”
三、被冷落
时间过得异常焦躁,这时烈日当空,暑气难耐。小孩继续哭闹,见这情势,我老婆也不断抽泣着。
问加油站工作人员,她们告诉说这里没有其他去鹰潭的班车,只有货车,在这里干了这么多年还从来没有碰上过这种班车扔下旅客的事。
没办法,我老婆就抱着孩子一个一个地问来加油的货车司机是否去鹰潭,后来终于问到有一个安徽籍的名叫葛新飞(在货车上请他留下了联系方式)的司机愿意搭乘我们上高速到鹰潭路口。
四、被烘烤
好心的货车司机把我们带到了鹰潭西高速路口。但是要下高速,还得步行很长一段路程。
这时已经是下午两三点钟,毒辣的太阳在烘烤着水泥路面。我和我老婆在毫无遮阳工具的情况下,拖着又累又饿的疲惫身躯,怀抱着懵懂可怜的不到九个月的婴儿,顶着炎炎烈日,走在高速路那被烘得发颤的水泥路面上。偶尔路过一辆小车或面包车,我老婆都充满期待地招手试图让它停下来,好载我们一程。但是它们稍加疑惑地看了我们一眼就呼啸而过了。大概走了两里多路,终于走过鹰潭西下高速检查站,正好驶来一趟去鹰潭火车站的班车……
五、被漠视
在老家,我们一共呆了有八天。期间,小孩身体一直不舒服,痱子遍布全身,还不时发烧。开始到乡下诊所看了,不见好转,后来又到市人民医院挂了两瓶点滴,第二天又烧起来。
没有办法,由于这边工作等问题,我们把孩子留在了老家。这两天电话联系老家那边,说小孩还没有彻底康复。
从事发到今日此时,时间过去了10多天,我们还没有接到一个司机打来的赔礼道歉的电话,更不要说当面认错了。
六、尾声
2010年7月11日,我电话给石城客运站投诉负责人,被告知离开了客运站在运输中途发生的事情不在他们管辖范围内,告诉我们去找运管所。
2010年7月12日(星期一)上午,电话到运管所,被告知将派专人调查此事。
下午,运管所驻站办负责人叫我们到客运站驻站办办公室做笔录。
客运站投诉受理负责人查核到的当事车牌号码:赣L00008
2010年7月12日(星期二)上午,我接到同事说情电话,大概是希望私下调解,不要把事情搞大了。我老婆告诉我,上午她们单位领导找到她,为当事人说情,不要把事情搞大了。
2010年7月12日受害者感言:
从事发到今日此时,时间过去了10多天,我们还没有接到一个客运方打来的赔礼道歉的电话,更不要说当面认错了。倒是今天来了两个说情的,难道是我们要把事情搞大来吗?我们无非是要得到合情合理的赔偿,也希望客运方能清醒认识并承认错误,向我们赔礼道歉。
作为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普通百姓,我也希望,通过这件事情,为促进公民社会的创建和完善奉献那大海一滴的力量。往小里说,为包含“文明”内涵的石城县“三城同创”提出意见,促进石城交通服务环境的改善,为石城旅游文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试想,如果石城县连这样的小事情都不能解决好,那还谈什么“三城同创”,谈什么举办“旅游文化节”呢?
我们也希望,客运站或者说运管所能妥善处理好这件事情,如果确实职权范围有限,那么就请引起有关职权部门重视,解决好这个问题。
成败在于细节,作为石城县人民的一份子,我真诚希望我县的交通服务环境能就此得到更大改善,办好我县的“旅游文化节”,也早日实现“三城同创”的理想。
2010-7-13 13:54
2010-7-13 13:54
2010-7-13 13:54
2010-7-13 13:54
2010-7-13 13:54
2010-7-13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