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家园”都聘志愿辅导员
时间:2010年7月2日 来源: 南方日报(广州)
南方日报讯(记者/赵新星实习生/林怡默)一个场所、一名辅导员、一支志愿者队伍、一套设备、一笔经费补贴。昨日,记者在全省首批开始运营的57个“希望家园”示范点看到,这些以给农村留守儿童打造的“少年宫”都是“五个一”的标准化模式建设,即使村村都有本难念的经,但给孩子送去的关爱都不打折。
“希望家园”建设标准模式为“五个一”,即一个场所、一名辅导员、一支志愿者队伍、一套设备、一笔经费补贴。今年6月上旬,粤东、粤西、粤北分别打造了4个希望家园样板模式,全省首批57个示范点昨天已全部实现捐建对接。
团省委书记谭君铁介绍,为帮助留守少年儿童和孤贫残疾儿童健康成长,每个希望家园聘请不少于3名“志愿辅导员”,可聘请有心理辅导经验的大学生村官、团干部或小学教职工担任,为留守少年儿童提供心理、生活和学习等多方面辅导。昨天,分赴20多个村落的300多名省青联委员就当起了“志愿辅导员”,有教孩子唱歌的,有讲故事的,有教好习惯的,引得孩子们一下课就往这个特别的“家”钻。
“我们希望这个希望家园能为打工子女、留守儿童提供集心理咨询、读书交流、电脑培训、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五大功能为一体的活动阵地。”团省委副书记陈东说。
在6月30日的“爱在希望家园”关爱留守儿童统一行动日活动中,就有企业家专程前来考察调研,与新兴县政府达成初步意向,拟在新兴设立产品加工厂,让留守儿童的父母从珠三角回到自己孩子身边。这一方式既能解决工厂工人紧缺的问题,又能促进当地产业发展和就业,还能够让留守儿童得到父母直接关爱,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