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富二代拒绝接班合伙租地当农民
2010-05-19

三个富二代拒绝接班合伙租地当农民

2010-05-19 07:25:00 来源: 重庆商报(重庆)

 

“张老板,你需要多少只鸡?50只呀?好,今天晚上就给你送过去……”

 

昨日凌晨4点,加州畜禽交易市场。热闹非凡的人流中,穿行着一位穿红色T恤的男子,他不停地向来采购的老板们推销着自己的土鸡。他叫李森,27岁,重庆景天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黑黑的脸庞,简单的装束,眼前的样子很难与富二代挂上钩来。事实上,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森与同属富二代的黄印、杜梦骄共同创业——当起了农民。他们有一个共同宣言:拒绝接班,租地当农民!

 

3人自己决定当农民

 

昨日在渝北区统景镇合理村,记者见到了李森与黄印、杜梦骄3人。“我们3个过去可以说都是‘小白脸’,现在都成黑脸‘张飞’了。”黄印自嘲说。“选择租地当农民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李森说,他是奉节人,20076月从湖南工程学院毕业。黄印说,因为父辈关系不错,3人从小就在一起玩。毕业后,重庆大学建筑学院毕业的杜梦骄与黄李二人聚在一起,3人一致决定不走“接班”路,要自己创业。在新西兰留学3年的黄印,对新西兰现代农业印象深刻,再加上了解中国的农业政策,3人决定投资搞农业。

 

20077月,3人与渝北区统景镇合理村签下协议,以每亩一年800元的价格,租用土地1280,搞种植养殖业。3人协定,李森占45%的股份,黄印占40%的股份,杜梦骄占15%的股份。

 

据统景镇经发办主任马利介绍,当初3人来租土地时,考虑到土地面积大,一年仅租金就是上百万元。专门对3人家庭进行了解:李森的父母从事运输业20多年,现有资产数千万元,黄印的父亲黄志也从事运输,兼任成渝运输协会的副会长,身价上千万,杜梦骄的父母在石桥铺经营着一家民间工艺品公司,身家也不菲,3人是典型的富二代。

 

第一单生意亏了7万元

 

“本以为创业是简单的事,没想到第一次亏了。”李森说,在租下土地后,决定开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柑橘、桑椹,养鸡。2007年底,3人觉得春节将到,总共投入上百万买回了将近两万只肉鸡苗饲养。“后来销售出去一算账,却亏了7万多元。”黄印告诉记者,卖完鸡的那天,3人的心冰凉冰凉的,不知道以后的路咋走。“但想到给父母表的态,我们3人击掌为誓,决不趴下。”黄印说,为了选准养鸡品种,3人先后到江西赣江、四川万源等地考察,最终决定改养土鸡。

 

李森说,最苦的就是推销,由于鸡这些畜禽产品都是早上三四点钟交易,因此3人每天早上三四点便穿行在加州、观音桥等农贸市场推销。

 

3人向父母借了400

 

按照当初的规划,1280亩土地,450亩种植良种柑橘,450亩种植桑椹,150亩建蔬菜基地,另外的地建年出栏五至七万只土鸡和大棚草莓。

 

“进入农业是凭的热情,进入后真是一窍不通。”李森说,“经过近3年的努力,我们的公司已走上正轨。”土鸡已在重庆的几个大的农贸市场销售,桑椹果园已开始摘果,明后年就进入丰产期,每亩产量将达750公斤以上,柑橘园也将在一两年内投产。

 

“这400多万都是向各自父母借的。”李森告诉记者,3年来,企业各种投入已超过400万元,除去成本、人工等,也仅保本。为增加动力,每一笔借款还向父母出借条。

 

新闻面对面

 

孩子无论成功与否都值得尊敬

 

昨日,针对3名富二代不愿接班而租地创业,记者采访了李森的父亲李树胜、黄印的父亲黄志。

 

记者:当初听到孩子们的决定吃惊吗?

 

 

李树胜:很吃惊。按照我们对孩子未来的规划,就是大学毕业(出国)回来,在企业安排个职务,等他干两三年就顺利接班。没想到他们要自主创业,而且是根本都不熟悉的农业。我们经营企业20多年,创业的艰辛都知道。

 

记者:从不同意到支持,你们如何看待他们?

 

黄志:当时3个孩子作出决定时,我们父母也开了一个会,虽然心中不愿意,但考虑到他们是在干事业,应该支持。成功了,说明孩子们经营、管理等方面经受了市场检验,如果不成功,也让他们知道创业的艰辛,对他们未来发展有益处。孩子无论成功与否都值得尊敬!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