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的“丰收悖论”
2010-05-18

农产品的“丰收悖论”

2010-05-18 07:38:00 来源: 湖南日报(长沙)

杨铁原

 

上回说到,宜提高政府对保障性住房产权的权重,通过产权约束,弱化甚至排除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功能,以形成保障性住房的房源周转循环(《强化保障性住房的公益性质》,见《湖南日报》510日第3版)。成稿次日,传来深圳市叫停保障房上市交易的消息,相关官员称之为全国首创,“意在实现保障性住房资源的可持续循环”。该市的做法、说法,与小文持论皆不谋而合。书生论市,歪打歪中,开心片刻自难免俗。余勇不可贾,这回“原点”按下楼价不表,且拿农产品的“丰收悖论”说事。

 

话说今年一季度,国内生猪价格跌跌不休,直跌得养猪户几乎赔本。4月初,国家启动冻肉收储制度,猪价止跌反弹,我省猪农才稍觉心安。农产品价格涨涨跌跌,看似无序,“丰收悖论”或可作一解。“丰收悖论”,说的是风调雨顺的大丰收年,农民收益往往不及常年。农民因丰产而减收,似乎不合情理,但却是事实。柑橘丰收卖橘难,粮食丰收卖粮难,生猪丰产卖猪难,这类让农民兄弟头大的事,还真没少见。对此,经济学家的解释是,农业丰收提高了农产品的供给,进而拉低了农产品价格,但人们的食量不会因丰收陡增,农产品价格下降不能使需求增加许多,薄利多销不成,便有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亏本的麻烦事。

 

“丰收悖论”,促成许多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有的国家甚至通过对农民实行休耕补偿的方式,来控制农产品供应量。我国实行的粮食最低收购价、猪肉冻肉收储等惠农政策,则是通过政府购买来调控农产品需求,为农民兄弟排忧解难。

 

或问:既然种养业的土地产出值不高,何不让农民在同一方土地上从事更赚钱的营生。答:“无农不稳”,农业的基础地位动摇不得。要说湖南人的担当,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面积方面,三湘农村的父老兄弟堪称居功至伟。当然,国家的惠农政策,也让三湘农民受益匪浅。

 

 

然而国家财力毕竟有限,作为农业大省,我省农民兄弟单靠国家惠农政策,想大幅增收,有点难。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才是种养业农民增收的正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直接好处,是增加了初级农产品的需求。试想,一家食品加工厂,将粮食、肉类、果鲜制成居家、旅行、休闲皆宜的点心、罐头、零食,行销国内外,其消纳初级农产品的能力,岂是人们一日三餐的胃口可比。市场需求增加了,农产品的价格自然水涨船高。又试想,倘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一方种养业农产品生产基地,岂不是正是一幅农民富,耕地足,粮猪稳,天下安的太平图。总之,作为农业种养大省,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几乎是为三湘种养业农民度身打造的增收路径。

 

据省统计局发布的信息,去年我省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仅为农业增加值的14%,足证农产品加工业是制约我省种养业农民持续增收的短板。短板是制约,也是潜力,是希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正是破解“丰收悖论”魔咒。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