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重点:山西离石一中年薪15万元聘请的校长上任后,实施的所谓的“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主要思路居然是“乱收赞助费”,面对有关部门的质问,该校长给出的解释是,“不收费,怎么解决教学投入?不补课,怎么解决教学任务?”
不仅如此,该校长上任后的第二把火是与老师动武,并将这归结为“来到离石一中遇到最头疼的问题”。“虽然政府给了校长充分的权力,但对恶性事件的处理,后果是血淋淋的。为了保证离石一中的良性发展,必须这样做,必须做血淋淋的事”。
上任半年多来,因为乱收费和殴打教师,该校长被大家称为“拳财校长”。
(离石一中)
(田宝记)
2006年9月,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委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以每年15万的高薪聘请一私立中学的校长田宝记到离石一中任校长。肩负重任的田宝记一走马上任,就以自己一套独特理论对该校进行全面改革。不想,该校长的“第一把火”却是公开收取赞助费和补课费。一时间,这位带有神秘色彩的校长的所作所为成了山西教育界的争议话题。然而,田宝记的“第二把火”——与老师动武,却真的烧出了“血淋淋”。“我本人不愿意看到这种结果”,面对这一事件,田宝记认为“为了工作,只能伤害到底。”
虽然物价部门对离石一中的“乱收费”问题作出了几次经济处罚,虽然上级部门对校长殴打教师事件已经深入调查。但该校的收费额依然在各种名目下节节高涨,校长殴打教师的事件还在不断发生。
田校长的“教育家”之梦
记者前后两次到离石一中采访,但始终没见到田宝记本人,电话中,他告诉记者“我很忙,我太忙了”。在学校宣传栏中,照片上的田宝记显得威严、稳重。
资料显示,田宝记1962年出生,吕梁师专中文系毕业后,曾进修于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并拿到了硕士学历。
参加工作后的他一直在吕梁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吕梁师专、吕梁高专任职,2006年9月到离石一中任校长前是英杰私立中学的校长。
在离石一中校刊《春晖》的《田校长访谈录》一文中,田宝记提到,到离石一中来,是区委、区政府聘请的,这给了他“强烈的成名成家的愿望”的一个机会。他表示,作为一个农民子弟,没有任何背景的情况下,只有靠自己的工作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我已成就过一所私立学校,我即将成就一所公立学校,我还要成就一所民办公助学校”,他的愿望就是要成为“吕梁山上土豆型教育家”、“山药蛋派教育家”。
“田校长到任伊始,就大刀阔斧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一系列制度改革。”离石一中校刊《春晖》这样评价田宝记并不是子虚乌有的。按照田宝记的说法,“离石一中的问题不能用中医来调理,而必须得做外科手术”,刚上台的田校长首先给老师们立了“规矩”,其中包括基本规范十要求、具体规范35不准、行为恶劣的终结性解决办法等等。说到做到,田校长的制度一制定出来,就有两个老师尝到了厉害,按照“对违反学校规定,行为恶劣、拒绝改正的人员,或者屡教不改的人员,视为职业道德不合格”的规定,两老师被解聘了。田宝记认为“一系列很苛刻的制度和文件颁发后,没有教师反对,都是沉默,沉默就是默认,默认就是接受”。
在教学理念上,田提出了“品教学一体”的校训,并编写了《习惯养成四字歌》、《习惯养成教育手册》、《班主任手册》。作为田最开心的事是“课题研究”,他把多年的教学经验提炼为预习、精讲、训练、作业课堂“四步曲”。“打破平衡才能产生平衡”,这是田宝记创办优质教育、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又一新思路。《教学奖励制度》、《教职工补助规定》和《学生奖励制度》等等的激励规定鱼贯出台。据了解,按照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机制,教师工资可相差1000元以上,学生奖金最高也可达3000元。
“我在任期间将通过一系列的优化管理,奠定离中辉煌阶段的基础”、“让离中在两年内取得离石城区霸主地位,五年内进入吕梁前三名”,田宝记对自己的改制充满了信心,“朦胧中我看到了希望。”
田校长的“乱收费”理论
如果说田宝记上任后的改革制度只是让人们处于怀疑和观望的态度,那么“收费制度”的出炉则着实让家长和学生慌了。
只设有初中班的离石一中,无论是初一初二年级,还是面临毕业的初三年级,所有班级一律不限制班容量,只要交了赞助费就可进学生,交费额在600—5000元不等。随着赞助费收的越来越多,教室里的学生也越来越“稠密”,班容量最少的有60人,最多的达到了80人。
家长们终于忍不住了,一份份举报信被投递到了各个相关部门,物价部门开始调查。据学生家长从物价部门得到的消息,两个月之内,该学校共收补课费35万元、赞助费16万元,借读费15万元,校服等其他费用26万元,总计92万元之多。
然而,面对物价部门的查处,田宝记来了个釜底抽薪,“这钱你们一分也别想拿走”,在物价部门查处的当天,田安排人将这笔钱全部提出购置了办公用具。在当地媒体对该事曝光后,离石一中在舆论和上级部门的压力下给学生退回了2万元的借读费和3万元的赞助费。
为了“不再担心乱收费”,田宝记设立了家长校委,并产生了家长校长,接手了学校所收的补课费用等。其工作内容是:离石一中所涉及的“规定外”的各种收费由家长表决通过,以“表明所收费用是由家长们自己筹集,与学校无关”。
2007年3月16日,一场春雨的降临让离石区显得寒意深深,街上行人稀少。但在离石一中大门口却人头攒动,时而发出吵闹之声。原来因为收费问题,一些学生家长来学校“要说法了”。据学生家长讲,学校一开学并没有收任何费用,该发的书发了,还发了一些稿纸和文件夹等,在开学半个月后突然让交钱,初三的交382元,初二的交290元。这其中包括校徽5元、《四字歌》5.2元、两本校刊《春晖》12元(每本6元)、另外还有桌椅费、考试费、补课费等等。可是,前来“要说法”的家长却被保安挡在了门外,双方发生争执、僵持。
记者注意到,所谓的《四字歌》是一本44页的32K本小册子,封面上标有“离石一中校本教材”的字样,作者田宝记,工本费5.2元。正文共704个字,其余空白配了大量插图。田宝记在《前言》中写到:这次的印发,权当是一次再检验,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准备以后适当的时候正式申请书号出版。而正是这本让大家“再检验的书”成了离石一中的校本教材,成为每个学生所必须购买的“课本”。
“这一个小小的校徽,就向我们要5元钱吗?学校自己出的内部交流校刊,也要向学生收取每本6元钱的费用吗?为什么上面一再强调不能补课,这学校却明目张胆地收取补课费?”家长们在校门口大声吵闹着,不知是发泄,还是说给保安听。
田宝记曾对媒体表示,离石一中是一个标准的烂摊子,该学校所面临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囊括了吕梁教育所要解决的所有教育问题,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困绕着离石一中。为此,田提出了“人有差别,经济基础就有差别,受教育也有差别”的观点,他的愿望是通过赠送奖杯、纪念品、立功德牌等方式吸引企业捐助,甚至认为吸引企业为学校捐助的最好方式是,集中全校最好的教师,给愿意捐资的企业家子弟办一个重点学习班。
田校长的“打老师”行为
2006年12月27日,离石一中教师胡文平被送到了吕梁市人民医院,诊断结果是“胸部和面部软组织挫伤,外伤引起头痛”。说起被打原因,胡文平显得有点难以启齿,打人者是他的顶头上司,校长田宝记。据胡文平讲,当天晚上19时左右,田宝记组织教师到餐厅练习合唱,在排练时,校长田宝记点名批评,“胡文平,你唱的不好,音量不高,这首歌是我编的,唱的不好就是和我过不去”。排练延续到晚上21时30分左右,准备回家的胡文平在学校大门口被田宝记质问“为什么不好好唱”,在争执中两人发生了吵闹并动了拳脚,“我高度近视,眼镜被打碎了,什么也看不见,田压在我身上拳打脚踢,打得我头晕胸痛,爬不起来,裤子也破了”,胡文平在事发多日后回忆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记者在离石区城中派出所了解到,经调查,田宝记确实说过“不好好唱,就是对我有意见”的话,但双方都动手了,在公安机关调查时,田宝记的脸还是肿的。离石区副区长张建国表示,田宝记和胡文平打架的事已经在调查,事情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双方都动了手,田宝记也住了院。
就在胡文平还在医院等待处理结果的时候,风波又起。2006年10月,离石一中50岁的女教师冯爱平也进了医院。因为冯爱平和学生家长发生矛盾,冯爱平要求校长给个处理办法,双方语言不和最后上升到“武力解决”。住院后的冯爱平提出请假休息,当被田宝记拒绝后,她把请假条递到了教育局。当她拿着医院“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书要求学校给个说法的时候,田宝记表示“已不属离中教师,不便再管”。
2007年2月26日,身体恢复健康的冯爱平回到了学校,虽然被打的事情让她感到委屈和气愤,但她放不下从事了30年的教育工作,她提出前事不究,继续上班。从2月26日到3月8日,冯爱平去一趟被拒绝一次,最后终于在校长的不耐烦中又发生了打架事件。“我要求上班,田不让我进办公室,又拉又推,把我撞到墙上”,年已50的冯爱平禁不住又开始哭泣,“作为校长,他用下流的话骂我,我豁出去了,我也开始骂,当时我想用鞋子去打他,被在场的老师拉住了。田把其他老师推出去,将水杯和烟灰缸全扔到地上,然后打电话叫来两个人开始打我,幸亏闻讯而来的老师报了警。”
遗憾的是,由于始终无法见到田校长,冯爱平所说的无法得到证实。我们能了解到的,只是冯爱平现在又住进了医院。
记者在放学的路上随即采访了几个中学生,他们几乎对田校长什么也不敢说,一个年龄大点的男学生骑在自行车上说了声“我们校长可厉害呢,小心打你”,随即笑着快速离开。结束采访前,记者再一次打电话给田宝记校长,希望得到他的说法,但被告之“太忙了,没时间”,那么什么时候可以见见面呢?田表示“最近一直都要忙”。
田校长的“好校长”思维
必须承认,田宝记在英杰私立学校担任校长期间,成绩突出。有关部门聘请他担任离石一中校长,也是寄予了相当多的厚望。
但曾经在私立学校成功的他,是否也可用同样的经验来扭转一个公立学校的困局呢?田宝记阐述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区别。田指出,在机制方面,私立学校是自主办学,内部管理灵活,校长有很强的权威;在教育资金方面,私立学校政策宽,收费可以略高于教育成本,保证了教师的收入及购置各种教学设备,而公立学校借读费只交500元,这与教育成本悬殊很大,经费难以维继。另外在教师资源和学生资源方面,私立学校也有着公立学校所不能及的优势。也许正是这样的认识和看法,田宝记开始把自己的一套经验用到离中的改革上,期望这所公立学校能逐渐走上私立学校的轨道而谋生路。于是,田一上任,就在学校收费和校长权利上做了“大手术”。
虽然有着很多的美好愿望和超前的理论,但在实际教学中,田宝记依然摆脱不了检验他这个校长是否称职的惟一标准:中考成绩。田曾毫不忌讳地说:“花钱请我过来,就是这个目的,不管是应试教育也好,还是素质教育也好。”
田宝记的做法被离石区教委默许。区教委有负责人对媒体表示,离石一中顶着各种压力筹集教育经费,招高价生,收赞助费和补课费,“这样的办法也可以尝试。”筹集经费要把握好两个标准,一是要适当,在影响小、能承受、被认可的基础上是可以的;另一个标准是要自愿,只要是家长自愿,就不干预。“大家在这两个标准上愿意投资,改善教育环境、改变教育质量、夯实教育基础是未尝不可的。”
离石区委副区长认为,因为离石一中教学质量明显下降,区里采用了外校聘请校长的办法,是一个尝试,也是一种希望。年薪15万聘请田宝记只是初步意想,并没有最后定下来。说到田和学校老师打架一事。他说,田宝记在处理问题上确实过于简单,不善于沟通,但在教学上,他还是有一套的。
愿望总是美好的,但改革的过程和方法却是让人难以接受的。难道因为是区委聘请的校长,所以有些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处理起田宝记的事情就“不好办”?因为是区委聘请的校长,所以有了更多的权力?因为学校经费不足,就大开收费之门?因为有些老师不听话,就要发生后果“血淋淋”的事件?
我们担心,如果学校的教育经费还不够,学生们是否还要承担更多的费用?如果学习成绩还是上不去,那么学生们是否要把在学校学习时间延长到12个小时或者更长?如果还有老师不听话,是否还要继续发生“对教师本人、家庭造成不可收拾后果的血淋淋”的事件?
我们更担心,如果田宝记的改革不成功,那么离石一中全校3000多名学生是否可以承受这一失败之痛?
此事的进展情况,本报将继续关注。
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