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高校争生源:北大火过港大
2007-03-26

瞄准尖子生 北大港大同天“打擂”

本报记者报道 昨天,在同一地点举行、都面向高中生、都带有招生宣传性质的两场讲座,却因主办高校的不同,所吸引的听众数量也相差了一倍。北大的讲座引来了170余位听众,数量相当于港大的两倍。港大“思想碰撞”(MeetingofMinds)系列讲座于上午九点在北大图书馆北配殿首先上演。北大“人生-理想-学问”系列讲座于晚7点在同一地点开讲。

听北大讲座要填年级排名

港大是全英文教学,讲座也全程使用英语,在座的高中生时而用英文插话,时而被主讲人逗得大笑。每个高中生都用几乎不打磕绊的英语发问,连港大的老师也称:“惊讶”。北大讲座则全程使用中文,北大还特别让学生填写年级排名,不过,记者看到这一栏仅有十余人填写。

港大讲座更像谈话节目

讲座中,港大两位主讲人背靠沙发,中间隔着一张摆着鲜花的茶几,手里拿着印有港大校徽的话筒,身体前倾与学生一问一答。北师大实验附中高二的张同学称,听完港大讲座就好比参加了一场谈话节目,与台上教师间平等沟通,港大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和北大百年老校的底蕴让她难以取舍。而北大讲座则是一排课桌先将主讲人与听众隔开,主讲人坐在课桌后宣讲。

北大讲座听众多过港大

“今年是港大首次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开展此类讲座,一是为用大学文化熏陶中学生,同时宣传招生讯息”,港大内地学生事务处行政助理马纳称,“港大向北大附、四中等50所北京高中发了邀请函”。这场讲座共吸引了约80名听众,大多为高中生,还有10位家长,其中两位家长因“听不懂”还提前退了场。“这也是北大首次举办类似讲座”,北大招办王海辰称,“北大仅向北大附、四中等十余所北京高中发了邀请函”。这场讲座却吸引了170余人,近八成都是家长。二中学生家长林女士连听了这两场讲座,她认为港大讲座现场到处挂着港大校徽,显然更善于宣传学校理念,而北大听众更多,竞争程度更火过港大。

北京青年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