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数以千亿计的巨额亏空由谁来弥补?
2007-03-19

“部分高校‘破产说’言过其实,教育不会成为第二个国有企业。”教育部部长周济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等教育的固定资产有5000多个亿,目前存在的高校贷款问题“会认真解决”。(3月18日《北京晨报》)

中国高校数以千亿计的巨额亏空由谁来弥补?

周济部长否决“破产说”显然是有的放矢,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忧虑道:“巨额债务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个别学校甚至资不抵债,‘破产’隐患凸显。”部分高校是否破产,双方可谓各执一词。笔者认为,尽管破产与否仍然聚讼纷纭,但高考亏空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周济也未否认,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周济就表示,高校投入增长也很快,“大概增加了5000多个亿,其中2000个亿是贷款,政府投入了500个亿。”既然如此,我们就没必要纠缠于概念之争,不妨追问:这数以千亿计的巨额亏空究竟由谁来弥补?

填补高校亏空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政府出资。早已有论者阐述“高校乱花钱、政府来埋单”的种种荒诞与不宜,诚然,一些高校盲目大兴土木、大搞形象工程,欠了一屁股烂账,凭啥用纳税人的血汗钱偿还?二是高校自己还账。由于高校本身已经入不敷出、举步维艰,只能羊毛出在羊身上———打学生的主意。比如,染指学费。此举太伤天害理而为人不齿,已有代表委员反对。

代表委员:中国高校负债2800亿 面临破产危机

据悉,早在2004年7月,在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文件中已明确规定:“贷款高校作为贷款的主体,必须承担还贷责任。”既然如此,由政府来包办实属名不正、言不顺,的确应由贷款高校承担还款责任。贷款高校要打什么算盘?网上有匿名网友揭秘道:“我们学校新校区建设投入13亿元,只搞到8亿元,还有5亿元要么银行贷款,要么欠建筑公司的,反正有人要倒霉。不过最倒霉的是教师。学校一年学费收入大约6000万元,5亿元的利息在3000万元,学校将出现严重的收支平衡问题。”暂且不问最倒霉的是不是教师,有人要倒霉绝对是事实。

还需提及的是,前几年,一些铆足劲扩大规模、不惜大加举债的高校,一时间成了多家银行追逐疯抢的香饽饽。现在许多高校资不抵债,陷入亏空境地,银行是否也难辞其咎呢?许多时候,银行扮演的角色耐人寻味,明知房地产市场潜伏金融风险,但银行偏偏大肆放贷给房地产商;明明知道高校资不抵债,银行却争抢、取悦高校这些大客户。原因很简单,“银行是国有企业,高校是国家的,到时候形成不良贷款,还得由财政来核销!”既然如此,公共财政更不能填补高校亏空,那些作茧自缚的银行也应承担责任。

有人建议,“高校债务情况要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范围”。笔者认为,仅仅惩处导致失职的高校领导还不够,那些参与导演高校“破产”的银行领导,以及为追求面子工程和经济效益,默许乃至怂恿高校大跃进式扩张的地方领导也应该承担责任。因此,谁来填补高校亏空?既不应是公共财政也不应是无辜的师生,而是那些失职的领导。他们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填补亏空,但他们有乌纱帽。

南京晨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