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没找到工作可以先见习起来
2006-11-23

 都市快报
 
  本报驻温州记者 兰灿阳

  本报讯 只有空洞理论,不会动手实践,是许多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尴尬。温州市最近出台的“大学生就业见习制度”,可能将为许多温州籍的大学毕业生填平这个“就业坎”。
 
  这项政策规定:未就业大学毕业生,都有希望获得6个月的就业见习机会,并由财政提供每人每月350元—500元的见习补贴。在见习安排上,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的毕业生将被优先照顾。

  征集首批见习单位

  目前,温州市人事部门正按企业自愿报名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征集第一批见习单位。见习单位要求是,具备一定规模、管理规范、在当地有一定的知名度,自愿提供各类就业见习工作岗位,并能提供一些具有一定管理、技术含量的见习岗位。

  对那些一年内能为毕业生提供10个以上见习岗位的见习单位,并能从见习生中录用10%以上为正式员工的,可确定为“见习基地”。

  见习单位确定后,人事部门将向社会发布岗位信息,供申报“就业见习”的毕业生选择。毕业生可以向市人才中心报名。在供需对接成功后,与双方签署见习协议。

  见习期间有生活补助

  见习期间,企业将为见习学员发放生活补助,补助标准为当地当年度城镇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目前,温州市区(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温州开发区)的企业职工最低月工资为670元。

  这些生活补助采取政府差额补助、见习单位全额发放的形式。也就是说,由当地财政按每人每月350元—500元的标准进行补助,不足部分由见习单位承担。比如一个学生的生活补助670元,如果政府财政补助400元,企业则需要承担270元。

  见习期间,双方不建立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须提供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并为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6个月后,由见习单位根据学员的实际表现能力和工作能力进行考核,出具鉴定,作为毕业生实践锻炼经历和就业证明。

  这是个“三赢”措施

  “这是个政府、企业、学生三赢的政策。”昨天,温州市人事局人才交流开发处处长刘怡明说,此前,国家人事部等六部委下发了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温州这一政策是根据国家要求作出的细化措施,很具有操作性。

  刘怡明说,这样做,政府可以减轻就业压力,学生也有一个就业缓冲期,获取更多的就业经验,企业则可以通过见习选拔人才。

  “这是件大好事。”温州大学城市学院负责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张玲玲老师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十分激动。她说,现在很多企业不是不要人,而是不敢轻易要人。企业招收新人后,由于岗位认识不足,企业文化不适应等等,双方往往有一个比较长的磨合期。见习制度推出,将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企业人才的稳定性。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