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与农家妇女的66载夫妻情
2006-06-22

【来源:水母网】 
  一个是通晓5国语言的大学教授,一个是只有小学文化的农家妇女——

  “包办”夫妻相知相随66载

  他,出生在日本,精通5国语言,从日本东京大学毕业回国后,在一所大学任职并升为教授;她,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只有小学文化。在父母包办下,两个从未相识的人结成了夫妻。

  她,患有老年痴呆症后,对子女、好友一概不识,但只要他一出现在面前,就会立即展颜说:“这是俺老头。”他,已经90岁高龄,但每天早晚都会将牙膏挤好,再将牙刷递到她手中。是怎样的真情,让两个人相濡以沫携手走过了66年的风雨岁月?近日,记者走进了两位老人的生活。

  从未谋面 即成夫妻

  “我的父母相濡以沫走过了66年,从我记事时起,便从未见他们争吵过,这样的恩爱夫妻太少见了!”一提起父母,家住高技区金海滩花园的张女士从心底流露出敬意。6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张女士家,在她的父亲张德义平淡的叙述中,感受到了他和妻子李桂兰之间多年积淀的真情。

  张德义今年已是九十高龄,虽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张德义告诉记者,他祖籍辽宁。1917年,他的爷爷因家境贫困,带着他的父亲到日本谋生,后在几名中国留学人员资助下,开了一家中国餐馆,生意很红火。

  1932年,因战争原因,张德义的父亲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了辽宁大连。张德义在大连读完高中后,又考取了赴日留学生。

  在日本留学期间,家人捎给他一张照片说:“这是老李家的闺女,比你小一岁。”这就算是给他定下了婚约。张德义根本没多想,随手将照片放进了抽屉里。1940年,张德义学成回国进入现东北林业大学任教。这时,家人催促他尽快成婚。于是,素未谋面的两个人就“稀里糊涂”地成了夫妻。

  “我们是先结婚,后培养出的感情。”提起自己的婚姻,张德义笑着说。

  历经风雨 感情弥坚

  “桂兰虽然读书不多,但性格温和、勤俭持家、孝敬公婆,在教育子女和支持我的工作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提起妻子,张德义流露出敬佩之情。

  李桂兰共养育了5个孩子,在她的悉心教导下,5个子女全部读完大学,小儿子还留学到了日本。张德义告诉记者,李桂兰和他成婚后,因自己工作繁忙,操持家务、照顾一家老小的重担全都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他的母亲去世前,因中风瘫痪在床3年多,李桂兰端屎端尿,像亲生女儿一样伺候在床前。父亲去世前也有很长一段时间生活不能自理,也全靠妻子一个人照顾。“那段时间,桂兰不管多辛苦,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怨言。”张德义满怀感激之情地说。

  尤其在“文革”期间,张德义的父亲被关押,张德义则被送到了山区林场进行劳动改造。在这段异常艰难时期,李桂兰独自照顾着几个未成年的孩子,还经常想办法给被关押的公爹送饭和衣物。在物质和精神双重压力下,李桂兰坚强地支撑着整个家庭。此恩此德,令张德义一直感怀于心。

  老来相伴 恩爱一生

  在和记者攀谈中,张德义不时地到卧室照顾妻子。妻子睡熟时他就为她掖掖被角,醒时便问她有什么需要。

  张女士告诉记者,父亲1987年退休后,和母亲于5年前与他们一家来到威海居住。每到傍晚,老两口都互相扶持着到海边散步,那温馨的场面被邻居们津津乐道。

  近两年,李桂兰因患有老年痴呆症,子女和朋友她都认不出来。即使张女士和她朝夕相处,她也难以认出女儿。但只要张德义站在她面前,她马上拉住他的手告诉别人:“这是俺老头。”

  去年,李桂兰因腿骨折住进威海卫人民医院。近一个月时间里,张德义每天都乘车到医院为老伴送她爱吃的食物。李桂兰出院后一直不能行走,张德义就给她喂饭、喂药,并且从来不让别人插手。李桂兰每周至少洗一次头,每次都是张德义亲自给她洗,有时女儿要帮忙,李桂兰却不肯。

  采访快结束时,张德义对记者说,在那个年代,他和妻子是按照民间习俗举办的婚礼,连结婚证书都没有,退休后因为两人要出国旅游才办理了夫妻关系证。但多少年来,两人能相扶相携靠的不是一纸证明,而是心中那份对伴侣的真爱和对家庭的责任。老人这段话道出了他对婚姻的理解,也对人间真爱做了最好诠释。·记者齐海霞·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