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6月08日 来源: 大洋综合
让孩子们演唱爱情歌曲 《童一首歌》遭遇质疑
"六一"儿童节前,著名音乐人姚谦倾力打造的一张儿童专辑《童一首歌》也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推出。可是作者昨日却在某网站上看到了网友帖子,对这张让孩子们演唱当下流行爱情歌曲的专辑表示出了深刻质疑。
《童一首歌》收录的11首歌曲全部是由一个名叫"亮晶晶"的儿童组合演唱的,成员憨弟和酷哥都只有7岁,女成员Q妹只有5岁,专辑中他们用稚气的声音学着周杰伦含糊哼哈的《我的地盘》,模仿着光良深情款款的《童话》,还有"甜蜜教主"王心凌的《爱你》、蔡依林的《野蛮游戏》等,汇集了时下流行乐坛的爱情歌曲。网友帖子中异常激烈地指出:现代社会中孩子们都是"人小鬼大",他们穿着成人的衣服,看着谈情说爱的电视剧,听着爱来爱去的流行歌曲,也开始模仿大人的举止行为,这本来就是一种"病态"现象,现在居然让孩子们演唱流行歌曲并结集出版,还在"六一"儿童节前推出,更让我们感觉痛心。正是这种不利的引导,才使得现在的孩子异常地早熟,早恋现象屡屡发生,很难说这里就没有"你爱我,我爱你"之类的流行歌曲的功劳。当然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我们现在缺少适合孩子演唱的儿童歌曲,孩子们快乐地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浆》《丢手绢》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随后的跟贴中,有人对此表示了强烈的支持,但也有人说孩子们不懂情窦初开、也不了解痛苦失恋,他们只是用他们童真般的理解和诠释方式哼唱出大人眼中的喜怒哀乐,只是作为一种娱乐而已,何必质疑呢?因为《童一首歌》还没有正式面世,也有网友怀疑这是制作单位为提高销量而进行的故意炒作。
记者联系姚谦无果,不过看到了不久前姚谦接受北京某报纸采访时曾说过的话:"一方面很少有专为儿童打造的儿歌,眼前的作品大都说教目的很强,为了让孩子变乖、爱学习,不是专为其娱乐准备的;一方面整个流行音乐市场幼龄化非常严重。成人演唱儿童化和儿童演唱成人歌的对照正是自己灵感所在,对我来说有点像行为艺术。"对市场来说,姚谦相信这种反潮流而动的创意一定会赢得自己的位置。(西安日报 记者张静)
《童一首歌》是成人歌 儿童翻唱流行曲惹争议
30日,一张名为《童一首歌》的专辑在全国同步上市,由于专辑中收录的都是儿童翻唱的流行歌曲,且以情歌为主而引起争议。
《童一首歌》由素有"天后推手"之称的音乐人姚谦打造,演唱者是由两个7岁男孩霍圆、伍小炫及5岁的小天后 "亮晶晶"组成的"童一首歌"演唱团体。专辑中,他们演唱的全部是时下人们最熟悉的流行歌曲,包括蔡依林的《野蛮游戏》、王心凌的《爱你》这样的少女舞曲,以及光良的《童话》、张栋梁的《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这样的熟男情歌,还"哼哼哈嘿"地唱周杰伦的《我的地盘》。
当记者把"童一首歌"演唱的《爱你》等曲目试听传给一些朋友时,许多年轻朋友被这种奶声奶气的童稚演唱逗得开怀大笑。在网络上,《童一首歌》的部分试听也得到了一些网友的推崇,觉得非常可爱。
然而,这张专辑却引起了一些家长的异议。一位有孩子的女士表示,孩子们平时从电视、电台中听到的大多都是这些以反映爱情为主题的流行歌曲,虽然不太合适但避免不了,而把孩子们演唱的流行歌曲结集出版的做法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种不利的引导让家长非常担忧。另一位家长说,在幼儿园举行的"六一"庆祝演出中,4岁的儿子和伙伴们表演的节目是《两只蝴蝶》。"我们小时候唱的都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样的歌既好听又有教育意义,可是现在的孩子们都在唱《老鼠爱大米》,为什么?因为他们根本就无歌可唱,只能唱类似这张专辑中这样的流行歌曲!"
面对这些质疑,该专辑制作人姚谦在接受采访时称,孩子用他们单纯而童稚的语汇诠释着大人复杂的事情时,会激发出不同的乐趣。去年年底刘若英忙着开演唱会而无暇宣传新专辑《一整夜》,姚谦无奈之下找了一个小孩演唱了新专辑的主打歌《光》,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让姚谦有了《童一首歌》的构想。"现在很少有专为儿童打造的儿歌,现有的作品大都说教目的很强;另一方面整个流行音乐市场幼龄化非常严重。成人演唱儿童化和儿童演唱成人歌的对照正是我的灵感所在,对我来说有点像行为艺术。"
诚如姚谦所说,目前在成人流行的歌曲中,低龄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张韶涵、王心凌、杨丞琳等一帮"美少女",唱的都是如假包换的儿歌,题材越来越简单,歌词也越来越弱智。而孩子们却在一些诸如《人小鬼大》类的娱乐节目中频频露面,去解释"爱情"、"婚姻"等命题。这种奇怪的错位现象值得社会各界去思考、去探究。 (长江日报 记者王娟)
姚谦《童一首歌》惹祸
(见习记者 赵紫馨)记者昨日获悉,由素有"天后推手"之称的音乐人姚谦打造的《童一首歌》,引起部分家长的反感。《童一首歌》的演唱者是由几个5岁、7岁的小孩组成的演唱团体,他们演唱的全部是时下的流行情歌,包括《野蛮游戏》、《爱你》等。
有家长向唱片公司投诉,认为这是在错误地导向儿童的音乐欣赏取向。为此,制作人姚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实现在整个流行音乐市场幼龄化非常严重,张韶涵、王心凌、杨丞琳等唱的都是儿歌,题材简单歌词弱智,"成人演唱儿童化和儿童演唱成人歌的对照正是我的灵感所在,对我来说有点像行为艺术"。( 重庆商报&上海文新传媒&武汉晨报)
拿什么歌给你唱我的孩子?
昨日,读者赵女士打进本报热线称,"六一"时她读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收到一件礼物:一张名为《童一首歌》的CD,CD中收录的都是儿童翻唱的流行歌曲,且大多以情歌为主。赵女士说,平时大量情歌充斥女儿的生活,已经让家长避之不及,《童一首歌》的推出无疑是"雪上加霜",这种不利的引导让她非常担忧。"我们小时候唱的都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样的歌既好听又有教育意义,可是现在的孩子们都在唱《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为什么?因为他们根本就无歌可唱,只能唱这样的流行歌曲!"
个案 5龄童大唱火辣情歌
记者随后在总府路一家音像店的货架上看到了这张唱片,售货员表示,这张唱片5月30日上市以来,销量还不错。记者发现,《童一首歌》的制作人是素有"天后推手"之称的著名音乐人姚谦,演唱者是由两个7岁男孩霍圆、伍小炫及5岁的"新天后"亮晶晶组成的"童一首歌"演唱团体。当记者把"童一首歌"演唱的蔡依林《野蛮游戏》等曲目试听传给一些朋友时,许多人被奶声奶气的童稚演唱"豪赌想爱就别怕苦/看不清楚迟早粉身碎骨/不知不觉其实你已上线/感情的世界战火连天"逗得哭笑不得,更多人则对这种做法表示质疑。
现象 儿童唱老歌成人唱儿歌
面对这些质疑,姚谦昨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称,现在很少有专为儿童打造的儿歌,而现有作品大都说教目的很强;另一方面,整个流行音乐市场低龄化非常严重,深刻地表达情感的歌曲已经非常的少了,张韶涵、王心凌、杨丞琳等一帮"美少女",唱的都是如假包换的儿歌,题材越来越简单,歌词也越来越浅显。"小孩子唱成人歌曲,成人歌曲低龄化,这是一种深刻的错位,带给大家更多的思考。事实上是,这些年头,儿童确实已经走到了无歌可唱的境地。"
反思 儿歌创作呼唤产业链
近年来,也有优秀之作问世,像《种太阳》《歌声与微笑》等等,可远远满足不了儿童们对儿童歌曲的新需求。曲作家徐沛东说,创作不出孩子们喜欢的儿歌,是音乐工作者的失职,也是巨大的经济损失。要想振兴国产儿歌,必须有专门的组织倡导,建立支持创作的激励机制,形成强势传播平台,这样才能使儿童歌曲的创作、传唱、宣传、推广、流行等形成产业链。
可喜的是,记者了解到,为了推进我国未成年人文化建设,由文化部等七部委联合举办的为期5年的少儿歌曲创作推广计划--"为3亿6千万少年儿童谱写时代新歌"活动,最近已评选出第一批《马兰谣》《春晓》《爱心世界》等10首歌,与此同时,配合该推广计划的首届中国少儿合唱节将于8月8日至11日在南京举办。
儿童歌曲为何"失声"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螺号》《采蘑菇的小姑娘》《娃哈哈》,这些穿越了时光隧道的经典儿歌虽然让人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但也暗示着当代儿童歌曲创作的软弱与无力局面。儿童歌曲缘何"失声"?孩子唱孩子的歌为什么就这么难?
创作青黄不接无利可图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表示,我国儿童歌曲创作面临严重短缺的现实。除了创作队伍老化,创作者年龄偏大的因素,另一个事实便是儿歌歌曲创作长期"无利可图"。目前为歌手创作一首流行歌曲,创作者往往能拿到上万元稿酬,而发表一首儿歌,稿酬只有三、五十元。加之创作儿歌的难度并不比创作流行歌曲小,一些当红的音乐家和词作家,谁还愿意来写?
创作者不了解儿童心理
"我觉得现在的儿童歌曲,有过多说教的态度。如果儿童歌曲永远都是教科书一般地说教,就永远不能真正达到儿童的内心,所以就不具有传播性。"姚谦说。 翻开现在的一些儿童音乐读物记者看到,一些儿童歌曲创作者还在以他们的童年经验揣摩21世纪的儿童心理,不少歌曲"假、大、空",孩子们当然没有兴趣。"也许我们的创作者并没有考虑到传播的起点是什么,传播者要了解接受讯息的人,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姚谦分析。
推广乏力市场份额被"瓜分"
一位小学音乐老师坦言,儿童歌曲的推广力度很弱。而相比之下,流行歌曲利用电视、电台、网络、手机、多媒体等强大载体迅速广泛地传播,对孩子们的影响非常大,儿歌的市场份额自然被成人流行歌曲渐渐"瓜分"。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儿歌 ?
中国目前有3亿6千万少年儿童,中国每年创作的少儿歌曲有上万首,而能被孩子传唱的歌曲不到万分之一。这一系列数据都表示,新时代不但需要新儿歌、还需要儿童剧、儿童书、儿童的音像制品,形成成熟的儿童音乐产业化市场机制迫在眉睫。
首先要有时代性
21世纪的新儿歌应该如何去定位,去创作?著名音乐人姚谦表示,时代性无疑是首要的,任何时代留下的歌,都有那个特定时代的特性。"《让我们荡起双桨》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把握了那个时代的脉搏。今天的创作者,依然需要在时代和孩子们的心灵上荡起双桨,但这桨所触及的,必须是信息、网络、传媒时代的水面,才能与孩子们产生心灵的共鸣。"
贴近孩子才算成功
一首儿歌传唱几代的尴尬,在儿童书创作方面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从郑渊洁到杨红樱,再到更年轻的一批儿童作家,人才层出不穷。为什么"马小跳"如此畅销,原因就在于该书塑造了一个具体可感的"马小跳",他的喜怒哀乐自然流露,他身上发生的故事与孩子们的世界非常贴近。《马小跳》的成功告诉我们:不能忽视对孩子们的心灵和内心世界的研究,儿童歌曲要符合孩子们的审美心理。(成都日报 记者 陈蕙茹 采写)
《童一首歌》遭质疑 姚谦:流行情歌严重低龄化
一张名为《童一首歌》的专辑日前在全国上市,该专辑收录的绝大部分是情歌,演唱者却是5岁的小女孩亮晶晶和两个7岁的男孩,这引起一些家长的质疑。专辑制作人姚谦则称,现在成年人歌曲越来越低龄化,加之孩子们唱情歌时并没有掺加什么想法,因此不必过分忧虑。
据了解,在该专辑中,孩子们演唱了《童话》《野蛮游戏》《爱你》《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等情歌。一些家长认为,孩子们平时从媒体中听学这些情歌虽然不太合适,但无法避免。可是,把孩子们演唱的流行歌曲结集出版的做法,无疑是"雪上加霜"。对此,制作人姚谦称,现在的流行歌曲已经严重低龄化,很多小孩唱周杰伦、王心凌的歌已是事实。他们演唱的时候,不会有很深刻的情感在里面。姚谦还表示,这些年儿童确实已经走到了无歌可唱的境地,自己出这张唱片,或许可以让更多人关注到这个现状。(京华时报 记者赵璐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