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高考前夕家长忙
2006-06-05
2005年06月28日新民晚报
漫画:高考前夕家长忙

高考前夕

  高考在即,孩子的心理承受的负担本来就已很重,父母忙着测字算命,不知是为孩子着想呢,还是为自己寻求安慰?指望高考以改变人生命运,那是上个世纪的事了,大人们还是多给孩子们营造轻松的氛围,让迷信远离高考。

    相关评论:面对高考成绩要有一种理性的心态

  在同一天的新安晚报上看到两条这样的消息:6月25日,肥东县一名17岁高三考生因考场发挥不好,与自己平时成绩落差太大,在大桥上投河自杀;27日,天长市一考生因自己预估分数与实际得分太悬殊,在家自缢身亡。(见6月27日《新安晚报》)

  两名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年,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选择?从表象上看,是不理想的高考成绩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值得追问的是,他们的压力究竟从何而来,是谁带给他们难以承受的心理折磨和精神痛苦?同时,不容回避的还有这样一个问题:同样是经历过高考,一旦出现期望、目标与现实距离太大,为什么有的考生、家长能够坦然面对,有的人却无法接受,最终迈不过这个坎呢?

  这里首先要涉及的是家庭教育环境问题。尽管这个话题已是老生常谈,但事实证明,家庭对孩子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无以替代,也是最为关键的。孩子的精神状况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可以说绝大部分源于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孩子考试失利,对他们自己也是一记打击,很难想象,在他们最需要帮助时,如果不能从父母那里获得安慰,又能去哪里得到温暖?

  “望子成龙”,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愿望,但愿望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憧憬,“成龙成凤”不是一厢情愿更不是可以强求的事情。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是不争的事实。能不能冷静、客观、心平气和地对待孩子的高考成绩,严格地说,是对家长持家能力、家庭责任心的考验。孩子遭遇挫折时往往比较脆弱,家长的抱怨、责骂、恐吓,都是无济于事的情绪宣泄,不但改变不了既成事实,相反会导致不良后果。越是这个时候,家长越是要以长者、朋友的身份,与孩子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增加交流沟通,鼓励他们振作精神,以乐观豁达的心态、不畏艰难的勇气去面对新的生活。毕竟,与学业相比,父母更希望拥有的是一个好儿子、好女儿,一个充满温暖与和谐的幸福家庭。

  经历一次高考,总会有人金榜题名,有人名落孙山,历来如此。看到同学榜上有名,甚至平时不被看好的也都有超常发挥,很多考生会有“我该怎么办”的烦恼。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两字:“凉拌”!也就是说要“冷处理”,看淡结果。考试成绩是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并不能证明一个人的优劣与否。对成绩斤斤计较,并因此产生懊恼甚至悲观绝望的情绪,这是缺乏自信和自尊的怯懦表现。现在远不是“学而优则仕”、“一考定终身”的时代,退一步讲,就算在学业上比人家略逊一筹,也不一定在其他方面就差人一等。海阔天空,脚下的路有千万条,看看自己的周围,有多少人不是靠自身发奋拼搏而后事业有成?在一个多元的社会里,人的聪明才智有无限发展的空间,而不是非得苦熬寒窗才能有所作为。

  高考只是人生一场特殊经历,而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迎对种种坎坷和挑战。面对这些无休止的“考试”,我们必须具备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做到自信、自尊、自强。有直面生活的勇气,才能从生活中找回属于自己的尊严。尽管我们无法改变考试结果,但可以把握的是我们对待考试的态度。如何面对高考成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场考试,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交上合格的答卷。(作者:梅广 来源:红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